郑报融媒·郑州晚报记者 刘凌智

  12日,郑报融媒记者自郑州市建委得到消息,备受市民关注的东三环快速路有了最新进展,东三环隧道已成功上跨地铁1号线,开始转入隧道内部附属设施和装饰施工,预计今年11月底具备通车条件。

  东三环快速路设计为高架 隧道形式,其中高架桥部分已建成通车,金水东路到商都路段设计为下穿隧道,长约2.8公里,双向八车道。隧道施工克服了上跨地铁1号线、商鼎路高架桥桩基托换、下穿七里河以及3米内径污水管改迁等重大施工难点。建成通车后,郑州市三环快速路将正式实现闭合。

  上跨地铁1号线,实现地铁运行工程施工两不误

  郑州地铁1号线是郑州市运营最早、运营客流量最大、线路最长的地铁线路,最大日客流量高达37.1万人次。

  而东三环隧道结构呈正交上跨地铁1号线,隧道结构与地铁盾构区间竖向最小净距5.08m,三轴搅拌桩土体加固与地铁最小竖向及水平间距仅为1m。

  因此经专家现场论证,该项目安全风险等级为特级,属国内地铁交叉施工距离最近,风险最高的项目。

  为确保监测精度达到0.01mm,施工过程中,采用机器人 静力水准仪监测,对隧道施工实施24小时进行监测,并实时与地铁运营单位内部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及时纠偏,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国内首例,超大管径、不断流改迁

  国内首例,超大管径、不断流改迁

  位于七里河北路上的3m污水管道,直通王新庄污水处理厂,该管道是郑州市的排污主动脉,承担着市区约40%的排污量,日污水处理量约56万吨。管道横跨东三环隧道主体,施工期间不能中断污水排放,必须改迁。

  3m超大管径改迁施工目前是国内首例,并且施工不能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排污,因此传统方法无法解决施工问题。施工单位从技术方案入手,聘请资深专家作为技术咨询,组织相关人员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桌面推演,分析危险源,制定相关措施;深入管材、封堵气囊等材料设备厂家调研检查,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安全。通过专家多次论证,最终确定采用外科 “搭桥术”,不断流的情况下实施改迁。

双重保险作业,一次迁改成功双重保险作业,一次迁改成功

  迁改施工过程中,污水管迁改管道封堵是关键,不能有任何渗漏,稍有不慎,极易造成渗漏污染环境。该污水管基本为满管运行,自流压力大,水流快,视线差,作业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污水管道内还有有毒有害气体,威胁现场施工人员安全。为此,施工单位组织专业潜水员进行水下作业,并合理安排潜水员下水时间,悬挂安全绳确保潜水员安全。

  同时,为保险起见,污水从新建超越管过流后,对老管道在原有气囊封堵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一道钢闸门封堵,形成“双保险”。

  由于多次进行推磨演练,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测到位,并及时解决,历时7个月于2018年5月20日圆满完成改迁。本次实施采用不断流改迁技术施工,确保了郑州市近395万人口的正常排污,市民生活不受任何影响。同时,过程中采取了专业防渗处理,对环境没有造成任何污染。

商鼎路高架桥桩基实施二次托换商鼎路高架桥桩基实施二次托换

  据施工人员介绍,东三环隧道穿越商鼎路站房高架H匝道,并与9#墩柱结构交叉,为保证既有桥梁结构安全完整,采用临时托换梁抱箍既有桥墩,通过千斤顶同步顶升,将原冲突桥墩桩基及承台凿除,后将现状桥墩柱与隧道结构永久托换梁连接在一起,将隧道主体结构作为桥墩受力基础。采用全过程变形监控,整个过程需对原墩柱进行两次托换,为国内类似托换工程首例。

  对商鼎路高架桥实施桩基托换施工,保证了既有匝道桥梁不拆除,避免了重复建设造成的经济损失,经初步估算,可节省约400万元工程投入。

全面实现工序转换

  全面实现工序转换 为实现按期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东三环下穿隧道为郑州市首条双向八车道隧道工程,更是“大三环”环线路网中的咽喉部位。目前,隧道主要控制性节点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全面进入隧道内附属设施及装饰装修施工,这为东三环快速化工程实现按期通车打下了坚实基础。

  隧道附属及装饰装修工程主要包括防撞侧石、铺装层、防火板、装饰板、干挂石材及机电通风照明设备,截至目前,防撞侧石及铺装层已完成50%;干挂石材完成30%;防火板10%,其他装饰装修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