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欣欣随身带的一个塑料袋中看到,里面除了装着零食外,还有一个小茶叶铁盒,盒子里装满了1毛的硬币、纸币,这是欣欣的存钱罐,平时大人随手丢下的零钱,都被他收集在一起。
“孩子是无辜的,出现这样的事父母应该感到羞愧。”派出所内,虽然自己的轿车受损严重,但两位车主还是对于欣欣同情不已。
律师说法
孩子父母需承担法律责任
昨日,民警表示,虽然欣欣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被他砸坏的车辆损失不小,维修费用需要其父亲承担。对于24日被砸坏的4辆车,欣欣曾承认是自己所为,但随后又改口称不是自己干的,警方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对此,大沧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唐军说,由于欣欣未满10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员,如果对他人造成损害,应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因为孩子的父母离异后,法定监护人是孩子父亲,父亲一方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孩子事发前与母亲一同生活,所以母亲是欣欣的实际监护人,也承担着一定的管教责任,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昨晚,截至记者发稿前,孩子的父亲电话仍处于关机中,警方仍在调解此事。
心理专家
对孩子的爱,父母不能因分开而改变
对于此事,郑州教育学会学习心理研究会专家王海勇认为,欣欣父母离异,家变得不再完整,毋庸置疑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欣欣的行为就是父母离异孩子的综合征。
因为一方带着孩子生活,家庭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孩子在家庭中与父母的人际互动关系变得狭窄。而在心灵上同样是一种严重的缺失,不管是跟父母哪一方生活,孩子都在心理上产生了很大的不安全感,和别的孩子相比,他会出现自卑心理,使孩子陷于极大的矛盾和痛苦之中。
王海勇认为,如果父亲对孩子疏于管教,将孩子从正常的小学转到寄宿学校,这可能让孩子对父亲造成怨恨,更使得他苦闷、迷茫,心理上很容易出现压抑和对生活的悲观失望,让孩子在人际关系上容易变得消极,封闭自己,时间长就会出现孤僻或粗暴等性格特点。
从欣欣多次找自己的母亲可以发现,他渴望得到母亲的爱,由于父亲的疏离,让他更害怕失去母亲的爱。但母亲忙于工作,能给予的照顾关爱非常有限,极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向畸形发展,容易对社会产生危害,欣欣扔石头就是他选择的一种发泄方式。
王海勇说,作为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到底发生了什么,要正视因为自己的离异带给孩子的创伤,并及时捕捉孩子的情绪变化。离异父母要大声告诉孩子“我们是爱你的”。由于中国父母不擅长表白爱,加上离异后心情大都不好,往往会给孩子一个错觉,父母不再爱他(她)了,有种被遗弃的感觉。因此父母要为孩子付出更多的爱,告诉孩子对他的爱不会因为父母的分开而改变和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