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报融媒·郑州晚报记者 汪永森 文/图

  5月25日,启福国际内塑度健身会所借“消防整改”之名突然关门,而此前一个半月这里仍在推介598元年卡活动,许多新办的会员还没来得及开卡健身,已不得不面对落锁的玻璃大门。

  健身房“套路跑”在现实中再一次上演,数百名会员先后求助警方和工商部门,会所负责人给出了转入邻近会所的解决方案,但598元的年卡在新会所只能使用七天时间,再一次让受害者感觉“坑深”。

健身会所借“消防整改”突然关门

  健身会所借“消防整改”突然关门

  5月25日,航海路与桐柏路交叉口东北角启福国际三栋创客大厦27层塑度健身会所的玻璃大门突然落锁,周末前来健身的会员得知会所因“消防问题,要求整改”,事情随后由“整改”演变成了“关店”。    

  “没有提前告知会员,临时通知关门说是消防检查,开门时间预计为5月底,到期后一再拖延,目前还没有正常营业。”投诉人陈女士说,5月底创客大厦物业公司贴出通知“塑度健身会所2018年4月之前欠房屋租金是178800元,2018年5月至2018年10月应交房屋租金278800元”,会所停水断电彻底陷入瘫痪状态。

  6月11日,记者来到创客大厦27层,由于没有电力照明,会所入门区域显得十分昏暗,不时上门的会员透过门缝观察内部场景,又经由步梯进入28层和其他会员交流受骗经过。

  28层暂时没有被封闭,这里有乒乓球案和搏击场地可供使用,但前来健身的会员越来越少了,几名会员抱怨“物品锁在27楼拿不出来,教练员还被拖欠着工资,老板也不回微信了”。

关门前一个月还在疯狂促销办卡

  关门前一个月还在疯狂促销办卡

  在创客大厦的电梯内,记者看到一张残破的塑度健身“活力健身季”广告,“秒杀价598”“4月10日起,发放88张健身年卡”,会员则称此次促销活动的实际办卡数量远超88人,部分办卡会员还获得了“送两月的超值优惠”。

  “砸金蛋、送被子,一年还送俩月,牵涉人数大概200人,关门当天还有会员在办卡,很多人被套路了。”一名在28层健身的会员说,598元办健身年卡吸引了不少新会员的加入,还有很多老会员也再度充卡,没有人想到疯狂促销是在为关门跑路做准备,问题发生后发起维权的也多是新加入而未享受到服务的会员。

  陈女士说,塑度健身会所隐瞒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存在虚假欺骗性销售服务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负责人在经营中严重失信,欺骗所有的会员后玩起了消失。

  另一名受害者吴女士,交完钱开卡10天遇到了会所“消防整改”的情况,她开始认为整改是为了会员的生命安全考虑,不过很快就发现自己的想法太天真了,因为此次闭店锁门变成了永久歇业。

转入新场馆,原卡只能使用七天

  转入新场馆,原卡只能使用七天 

  14日,记者了解到,塑度健身会所疑因拖欠房租等问题陷入停业,查询天眼查系统发现该企业有两条关于法人变更的预警提醒,受害者多次拨打110报警并向工商部门求助,帝湖分局民警多次上门调查了解情况,辖区工商所也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记录,但会员遭受的损失能否挽回仍未可知。

  6月6日,塑度健身会所负责人胡启超发出通知,7日至15日在大厦一楼办理转店手续,让会员按照相关规则转到帝湖一家健身会馆,相关的会员信息随之转给了这家健身会馆。

  这一解决方案未获得大多数会员的认可,因为转入需要补1000多元的费用,而且新的健身会馆中的很多项目要重新收费,他们认为转场的实质是将原来的卡低价打包折给另一家会费高的会所,会员的权益在转场过程中没有得到保证。

  “598元的塑度健身年卡折合到那边只能用7天,要加1100元补够1699元才能转卡,转卡后只能练器械,练瑜伽要另交费。”陈女士希望相关部门对该种变相欺骗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关注和处理。

三家健身会所关门前都曾办卡促销

  三家健身会所关门前都曾办卡促销

  “塑度健身”关门前疯狂办卡引来市民关注,而西区两家“康莱健身”门店6月上旬借“检修检查”之名也上演了人去屋空的戏码,这三家门店中的两家相距不足500米。

  网友“乌拉拉变身”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健康,所以近些年健身房发展的非常迅猛。但是网上流传的很多都是健身房办卡套路、跑路的新闻,让很多满心欢喜期待自己身材变化的朋友颇感无奈,所以健身房一度被人们称为是和理发店一样的套路大坑”。

  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钟燕杰律师认为,若健身场馆因经营不善难以为继,那就应该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若打着捞一笔跑路的念头,则要承担诈骗或合同诈骗的刑事责任。”她提醒消费者,如果不嫌麻烦的话尽量不要一次交太多的钱去办理健身卡,而想要人间蒸发逃避责任,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也几乎不可能实现,建议消费者碰到类似情形积极诉诸司法机关,维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