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王姝 萌友 高会鹏 文/图 

  巡游扶贫车间、小吕集党史馆、宣读倡议书并签名……这不是党员活动,而是集体婚礼活动现场。1月22日,商丘市宁陵县张弓镇举办首届公益集体婚礼,向全镇广大群众倡导移风易俗理念。

倡导:彩礼不高于3万元 红白事每桌不超200—350元

  倡导:彩礼不高于3万元 红白事每桌不超200—350元

  宁陵的婚丧礼俗改革,是从2016年6月开始的。第二年,宁陵的一对新人马向阳、张玲玲通过参加集体婚礼,把节省下来的3.6万彩礼钱、待客钱用来创业,在县城开办了一个小餐馆,如今经营顺利,收入富足。

  参加集体婚礼,在宁陵县的年轻人中,正逐步成为一种新的风尚。记者从宁陵县委宣传部了解到,该县先后成功举办了26场集体婚礼,县主要领导为他们证婚,参与活动的新人不仅没有花费,而且还有爱心企业提供的公益性岗位。

  婚丧礼俗改革的主体是群众,如何让群众积极参与、主动融入,是推进婚丧礼俗成败的关键。

  据宁陵县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当地实际,宁陵县建立红白理事会,将婚丧礼俗规定普遍纳入村规民约,倡导彩礼不高于3万元,红事每桌不超350元,白事每桌不超过200元。

  改革:“不要车、不要房、自己家业自己创”,从“一把手”开始

  高额彩礼、因婚致贫、大操大办、攀比摆阔……婚丧礼俗改革,关键在人。为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宁陵对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一把手进行移风易俗主题活动专访。

  从2016年6月份开始,宁陵在全市率先开展婚丧礼俗改革,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13个部门参与、14个乡镇为成员的活动领导组,制订下发了《关于开展“移风易俗新时尚文明宁陵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的实施意见》、《党员领导干部严禁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县、乡、村三级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广大干群签订承诺书;纪检监察部门对公职人员、党员干部红白事划定“红线”;组织部门将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纳入党员干部管理和驻村工作内容;团委、妇联、民政等部门积极引导青年树立“不要车、不要房、自己家业自己创”的新型婚恋观。

  通过紧盯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本地企业家、乡贤孝贤等“重点对象”,带动普通百姓“广大群体”,全县2万多名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签订了承诺书,有13人因大操大办婚丧事宜受到了党政纪处分。

效果:至少节约资金1亿多元 遏制婚丧致贫返贫现象

  效果:至少节约资金1亿多元 遏制婚丧致贫返贫现象

  据宁陵民政部门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全县1.3万余起婚丧嫁娶事务中,节约资金1亿多元。

  “移风易俗表面改的是陈规陋习,实则改变的是人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宁陵县委书记李振兴认为,婚丧礼俗改革是个系统性工程,必须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结合,让移风易俗在各个领域开花飘香,让向善向上、文明守法成为社会的主流。

  将婚丧礼俗改革与当前的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统筹推进,是宁陵婚丧礼俗改革工作的亮点。

  针对当前因婚丧致贫返贫现象,宁陵县开展移风易俗,提倡新事新办,通过举办集体婚礼、零彩礼相亲大会等形式,切实减轻了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负担。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宁陵在全社会募捐资金2000多万元,以303个“同心圆梦超市”为平台,积极开展“十星农户”评选,找准扶贫与扶志的结合点,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目前,全县已经评选出13批67717个“星级农户”,累计发放价值867万元的积分。

  如今,宁陵县通过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活动,不仅形成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风尚,也出现更多自主就业、返乡创的群体,带动群众积极争星、主动脱贫的意愿。 

  影响:促进家庭和谐 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河南省各地推进移风易俗,着力遏制婚丧陋俗:商丘市立足问题导向、突出思想引领、建好助推平台、落实干部带头、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婚丧礼俗改革,助力脱贫攻坚;濮阳市坚持政府引导、党员引领、群众响应,引领助推婚丧礼俗改革;济源市大峪镇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订规立矩,督导执行,引领新风;获嘉县城关镇南关村坚持五个全面,推进文明殡葬改革,给村一级树立榜样……

  1月22日在全省推进婚丧礼俗改革助力脱贫攻坚现场会上,河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鲍常勇表示,在当前形势下,推进婚丧礼俗改革,影响脱贫成效,事关乡村振兴,涉及千家万户,连着社情民风,必须高度重视,积极主动作为。

  鲍常勇说,“一丧三年紧、一婚十年穷”是一些农村地区的真实写照,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天价彩礼酿血案的人间悲剧。必须把中央关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要求转化为推进婚丧礼俗改革的自觉行动,朝着乡村振兴的方向稳步前进。

  “推进婚丧礼俗改革是创新社会治理、弘扬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天价彩礼、奢侈浪费、封建迷信等婚丧陋俗和不良风气,违背公序良俗,败坏社会风气,扭曲人们的价值观,影响着社会的文明和谐,凸显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困境。一方面,在人们追求天价彩礼的同时,忽视夫妻双方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很容易加剧婚姻家庭矛盾,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从基层调研情况看,群众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内心是极不情愿和非常反感的,但碍于情面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这种情况下,亟需通过改革健全婚丧礼俗治理体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促进家庭和谐,确保社会稳定。”鲍常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