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王俊生 实习生 罗聪 萌友 乔培珠 刘雪 文图

  盛夏时节,暑气逼人。7月29日18时许,一位白发苍苍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进了平顶山市叶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二楼会议室。一进门,老人便紧紧握住了叶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李风雷的手,并送上了一面鲜艳的锦旗:“情系烈士为民付出多壮志,感恩叶县人民关爱烈属情”。

  “这次多亏了你们,才让我这么快找到弟弟的墓。”老人激动地说。

保家卫国,杭州少年在叶县牺牲

  保家卫国,杭州少年在叶县牺牲

  老人名叫徐正海,今年76岁,是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东山村人。老人兄妹5人,他和二弟徐正南年龄仅差两岁,感情尤为要好。

  1966年3月,时年20岁的徐正南应征入伍,服役于河南铁道兵部队51团三营,是一名军车驾驶员。1968年,徐正南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弟弟上过学,识得字,在部队表现很好,还是副班长呢!”徐正海提起弟弟满脸骄傲。

  1969年7月14日,徐正南在平顶山市叶县执行运输任务途中,因车祸不幸牺牲,并安葬于此。随后,他所在部队专门赶到徐正海家,转交了徐正南的生前遗物和烈士证明。

  噩耗传来,在家务农的徐正海十分悲痛,想要立即奔赴叶县去送弟弟最后一程。但由于种种原因终未成行,这个遗憾也就一直搁在了老人心里。五十年来,徐正海心里一直记挂着弟弟,这份思念之情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发浓烈。

  徐正海的女儿徐也红告诉记者:“爸爸这几年总是看着二叔的遗像默默流泪,他总念叨二叔在外面孤苦伶仃的,一定要找到他,去他的墓上拜一拜。”

  思念之情坚定了徐正海寻找弟弟的念头,然而由于烈士证上记载的信息甚少,寻找一直没有任何进展。

  今年7月,徐正海老人来到杭州市萧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希望能帮助找到弟弟在叶县的墓地。接到委托后,相关工作人员详细核对烈士信息,积极跟进并向叶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关于请求协助寻找徐正南烈士墓地的函”。

几经周折,寻得烈士安息之所

  几经周折,寻得烈士安息之所

  “收到公函后,我们高度重视,迅速安排,这既是对烈士的尊重,也是对老人守候亲情的回应。”李风雷说。

  “我们只掌握叶县籍烈士信息,徐正南隶属于杭州市管辖,这次寻亲信息量较少,加上年代久远,找起来就如大海捞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综合各方资料,初步判断徐正南烈士墓地位于叶县保安镇。

  随后,叶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立即起草《寻找烈士墓葬启事》在保安镇张贴,并通过互联网,将启事在微信群、朋友圈转发,扩大线索征集范围。另外,考虑到年代久远,资料不精准,该局还将与保安镇搭界的叶邑镇、方城县七里岗烈士陵园等一并列入走访调查范围。

  经过不懈努力,叶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很快接到了群众反馈,称其父亲参加过烈士的追悼会,并知道墓葬具体位置。

  今年32岁的娄长青为保安镇三村村民,现在安徽滁州工作。7月26日晚,他朋友圈里一条“寻找50年前在叶县牺牲的徐正南烈士墓地”的消息,吸引了他的注意。由于他爷爷娄玉明原为黄埔军校毕业,受家庭熏陶,娄长青自小便对军人很是敬佩,对村里的烈士墓碑熟记在心。当晚,娄长青就联系父亲娄天义,让父亲再次核实墓碑信息。

  “儿子一说我就想起来了,当年我15岁,正在上初中,徐正南埋葬在俺村南地的烈士墓里,我还参加了追悼会。”娄天义回忆说。

  但烈士墓的确认不是小事,娄天义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人员联系并发去墓碑照片。

  7月27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走访组奔赴保安镇三村四组,与保安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相关人员、三村党支部书记、娄天义汇合后,一同前往徐正南烈士的墓葬地。经现场实地查看墓碑、复核烈士家属提供资料、知情人口述烈士牺牲情况,终于将烈士墓葬确认清楚,并第一时间告知了烈士家属。

半个世纪,七旬老人夙愿终圆

  半个世纪,七旬老人夙愿终圆

  消息传到徐正海老人耳中,年过七旬的他激动得像个孩子。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父亲这么着急。”徐也红说,由于时间久远、人海茫茫,当时父亲也没有报太大希望能找到墓地,得到确切消息后,一家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感觉一颗心终于落了下来。”

  7月28日上午,徐正海在女儿、侄子的陪同下,登上了从杭州开往到郑州的列车。达到叶县住处时,已是晚上八点。

  第二天早上五点刚过,徐正海就起床穿戴整齐,拿上他珍藏了多年的弟弟的遗物,早早地站在宾馆门口,等待着接他去往墓地的工作人员。

  “是杭州来的徐老先生吗?”工作人员从车上下来问道。

  “啊?杭州啊……”老人口说方言,听不大清楚。但工作人员从老人急切的眼神中确定,这就是从千里之外赶来,寻找烈士弟弟墓地的徐正海。

  在车上,徐正海不停地用手摸着一个旧的黄色信封,眼里泛着泪光。信封里正是徐正南的遗物——一本红色的《毛泽东语录》,边角都很整齐,上面整齐地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五十一团汽车连。一九六八年九月十八日。”

  “我弟弟字写的特别好看,也很爱看书。1968年时回家探过一次亲,没想到他这一走就是永别了……”徐正海叹了一口气。

  车子飞快地行驶在通往保安镇的路上。上午10点多,在保安镇三村村南,穿过一片长长的玉米田,徐正南的墓碑安静地坐落在那里。周围一米多高的玉米为这块墓地遮挡了阳光,干净的墓碑上面清晰地刻有“徐正南烈士之墓”。

  据保安镇人大主席徐安法介绍,徐正南烈士所葬之地是旧时一条古道的旁边,周边还埋葬着数名烈士,但有的已经无从考证其姓名、籍贯和生平。”

  面对墓碑,徐正海老人从信封里拿出了弟弟的遗照,再也克制不住对弟弟的感情,大声痛哭起来,用家乡话诉说着对他的思念之情。烈日炎炎,汗水和泪水一同模糊了老人的眼睛……临走,徐正海将一瓶酒洒在弟弟墓前,以期带去他的思念。

  为向提供线索的娄天义表示感谢,徐正海老人向其赠送了写有“平凡义举情跨豫浙两省,助我寻亲深情大爱无疆”的锦旗。

  至此,这场跨越五十年、相隔千余里的寻亲之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