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疫”不容辞!南阳20岁大学生援建禹州:做好了过年不回家的准备》

  大象新闻记者 张攀 

  1月19日,天刚亮,20岁的王金随便擦了把脸,就和工友们一起赶往工地。看到刚刚搭建完毕的隔离板房,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来禹州6天了。 

  返乡隔离刚结束 踏上抗疫征程

  “我们一到就开始干活,没想到当天因为人少,直接干了一通宵,第二天才休息。”2021年12月底,受疫情影响,在郑州某大学就读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王金提早回到南阳。14天的居家隔离结束后,王金从亲戚那里得知禹州抗疫援建急需人手。

  “去援建会很辛苦,也有危险,但想到自己能为禹州抗疫出力,还可以挣些钱为父亲治病存点医药费,就动了心思。” 

  得知王金要去200多公里外的禹州援建,父母一开始并不同意。

  “这么远,去了啥时候能回来?”

  “现在疫情都不让乱跑,你这才回到家…”

  王金安慰父母,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后,便坐车前往中建七局禹州疫情临时流调观察点应急项目现场。 

  过年应该是回不去了,来时就做好了准备

  刚到禹州的时候,王金吓了一跳。施工现场到处都是材料,一条一眼望不到头的路上,一辆辆货车来回跑,空气中到处充斥着土味。

  “当时,我连口能喝的水都找不到。项目部给我们安排了去市区住,但是太远了,来回不方便,怕耽误工期,我们就领了被子,在临时板房里打地铺,晚上有时候会被冻醒。”王金告诉记者。 

  王金所在的市政安装队,负责隔离板房搭建中管道相关的工作。他跟着年龄大的工友学着安装供水管道、给排水管贴保温棉、上胶,“师傅们都很照顾我,特别感谢他们,尤其是我小学同学的父亲,这次一起干活碰上了,有他在特别安心。” 

  工地上一根6米长的水管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而王金他们每天需要把15根这样的水管相连,抬着90米长的管道在工地上穿梭。“我脚跟都磨烂了,一天不知道要跑多少趟,身上的汗就没断过。” 

  早上7点开始上工,除去午饭,王金要一直工作到晚上12点多才能休息。“时间太紧了,每天争分夺秒地干活。 ”

  1月18日,经过7000多名建设者夜以继日的努力,中建七局禹州疫情临时流调观察点应急项目已完成3023间隔离板房主体框架,其中600间已交付使用。 

  王金和工友们知道,他们连续奋战,其实就是在和病毒赛跑。“我们现在铺设了400米水管,已经完成了刚来时定下的任务。”王金兴奋地说。 

  在中建七局禹州疫情临时流调观察点应急项目现场,吊车挥舞,机器轰鸣,所有人都各司其职,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像王金这样的人还有许多,从信阳赶来的父子兵、一同上抗疫战场的夫妻、双胞胎兄弟…他们从四面八方赶往禹州,共克时艰。 

  战疫仍在继续,他们还在坚守。“过年应该是回不去了,来的时候就做好准备了。先把活干完,不行就在这过。”王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