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信阳淮滨一老中医给儿子留下近十万“账单”, 儿子却不愿去“讨债”》

  大象新闻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郝昱玮 何婷婷 王鹏飞

  别人的父亲给孩子留房产、留金钱,张肖的父亲却给他留下了近十万元的“账单”……不过,张肖却从没想过去“讨债”。

  “父亲生前就跟我们交代过了,说这些债务,如果病人还的话就收着,不还的话也别催着要。父亲对待病人的宗旨是‘有钱没钱先把病看了’,老人家已经去世九年了,这钱我们也不会要了。”张肖向记者说道。

  日前,淮滨市民张肖清理父亲的老房子时,从家中翻到一些父亲生前的遗物。几个落满厚厚灰尘的本子吸引了张肖的注意力。打开一看,泛黄的纸张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一些日期和数字,仔细翻看,原来是父亲的账单。

  看见这些,张肖心里泛起了阵阵涟漪,不禁想起了去世多年的父亲。

  张肖的父亲张百川是一名赤脚医生,从医58年,从来没有和病人红过脸,吵过架。

  张肖回忆说,小时候家里的田基本上都是别人忙完了才来得及种。因为越是农忙季节,病人越多。母亲经常埋怨父亲,说他是个大忙人,忙得自家田都顾不上。听了这话,一向温文尔雅的父亲却红着脸说道:“男人的事,女人少管。”

  “张医生,快去救命啊。”正在田间劳作的张百川,听到呼喊后,也来不及继续与妻子“吵架”,连忙赶去询问,原来是隔壁村里一户人家的小孩得了麻疹。

  “这个病可不敢耽误。”随便冲洗一下手脚,换上布鞋,张百川便背上药箱跟着来人赶路。

  头顶烈日出门,到达时汗水已经浸湿衣衫。一番忙碌过后,已是满天星辰。万幸的是,孩子的高烧终于开始慢慢退了下来。

  让孩子父母将孩子送往县城医院继续治疗后,天早已暗了下来,张百川又披着星光重新走回了家,到家时张百川低头一看,布鞋的鞋面不知道什么时候破了个大洞。

  行走在田间地头的张百川,半个世纪以来,始终承担着村民健康守护者的角色,为一方百姓传递着简单,而又温暖的关怀。作为一个中医世家,积德行善是他们的家风,久而久之,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张善人”。

  “谁上他家看病,他管吃管喝,小孩要是缺衣服穿,他还帮忙找衣服。”郝元村村民张林梅告诉记者。

  “有钱没钱,他都会先紧着病人的病治,十里八村的都来他这里治过病,得到过他的帮助,都很感激他。”说起“张善人”,郝元村村民郝桂德依旧心存感激地说道。

  “我结婚以后,媳妇身体一直不好,但是家里实在太穷了,拿不出钱去城里看病。张医生听说以后饭都来不及吃便赶到家里找我,说让我去他那儿看病,钱以后再说,先把病看了。从那以后我们就成了张医生那里的常客,有时候看病时间太长,到了饭点,他还会把做好的饭端来给我们吃……”说到这里郝桂德眼眶湿润,哽咽了起来。他背过身去擦了一下眼泪又继续说道:“张医生走了十来年了,但是他一直在我心中。”

  据村民郝清文回忆,张百川出殡那天,天还没亮就有很多村民自发在路边守候,前来吊唁,出殡下葬的路上,两边都站满了村民,人山人海。

  从青春少年到古稀老人,张百川总是想着给贫困家庭省点钱,给他们减免医药费。他守着一方小小的杏林天地,用朴实的言行和默默地付出践行着“医者仁心”的无悔誓言。

  “我们家世代行医,父亲的话时常萦绕在我们耳边,以后我们也会牢记父亲的嘱托,永远把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让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下去。”看着这些账单,张肖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