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成燕 实习生 王君)昨日召开的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敲定我市“十三五”及今年旅游工作大盘:我市力争到2020年,接待境内外游客数量超1.36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1650亿元;旅游直接就业人员达13万人,间接就业达50万人。同时分层次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国内优质旅游品牌和区域知名休闲旅游品牌,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大力推进全域旅游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市旅游经济实现年均10.5%以上增速,高于全省乃至全国旅游业平均增速,旅游总收入由2010年的509亿元增至2015年的 927亿元。2015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7849万人次,同比增长12.1%;国内旅游收入为915亿元,同比增长12.9%;接待入境游客46.3万人次,同比增长3.1%;实现旅游总收入927亿元,同比增长12.8%。“十三五”期间,以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契机,我市将大力推进全域旅游,促进城乡旅游一体化,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全市经济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支撑带动作用,发挥旅游业在郑州“国际商都”建设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积极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计划,发挥旅游产业在扩大就业、脱贫致富等方面的推动作用;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智慧旅游”城市,以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带动城市居民生活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发展九大新兴旅游业态
按照目标,今年,我市计划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增幅达10.5%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增幅达11.5%以上;项目投资额、招商引资额均超过30亿元。我市将高起点编制完成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规划和3年行动计划,引导各县(市)区旅游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有机融合,多规合一。完成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旅游投融资和联合执法改革的前期调研,提出创建任务相适应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召开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创建动员会,落实与创建任务相匹配的组织机构,明确从全局谋划和推进、有效整合区域资源、部门协力联动的发展机制。
此外,我市将积极支持沿黄旅游带资源整合,引导其差异化发展、内涵式提升,对乡村、文化、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九大新兴旅游业态发展加大支持力度,综合区位、交通、文化、民俗等方面条件,打造“线上+线下”“温泉+滑雪”“室内演出+实景演艺”等综合性强、聚合度高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同时,高起点启动黄河国家公园规划建设,建设黄帝文化集群,使之成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的重要支撑点和核心展示区。依托嵩山、大伏羲山自然景观、区域文化和生态资源,打造嵩山、大浮戏山生态度假区。此外,还将积极引导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支持企业在线营销,引导旅行社业O2O模式和网点拓展;引导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通过股权参与、战略联盟、跨界整合等方式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