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下的红军长征誓师广场如今已经成了红色教育基地 银杏树下的红军长征誓师广场如今已经成了红色教育基地
89岁的王传伟老人向采访团记者讲述红军在村里的情景 89岁的王传伟老人向采访团记者讲述红军在村里的情景

  猛犸新闻记者 宋迎迎

  80年前,信阳罗山县何家冲,红二十五军的2900多名子弟兵在银杏树下出发,一路披荆斩棘,经历了5000公里的围追堵截,率先到达陕北。走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的史诗。

  80年来,长征精神一直激励着老区人民不断奋进、砥砺前行。80年来,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断焕发着新的生机。

  9月26日,“长征路上奔小康”河南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走进苍山掩映下的红色县城罗山,探寻当年的红色故事,讲述老区新的变化。

  老银杏树下 见证军民鱼水情深

  提起革命老区信阳罗山,红和绿是绕不开的两种颜色。绿是漫山遍野翠绿的茶树,红则是在革命老区薪火相传的红色记忆。

  在罗山县何家冲村,有一棵800多岁的老银杏树,高大翠绿,在阳光下撑起一片光荫。在风声中婆娑,“述说”着当年的那段历史,如今已经成了红色教育的基地。

  80年前,正是在这棵树下,红二十五军的子弟兵们打出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的带领下北上抗日,在中原大地播下了长征精神的红色火种。当时,这支队伍的平均年龄只有16岁。年龄最大的副军长徐海东才刚刚33岁。

  村里的老人回忆说,出发那天下着大雨,但战士们的热情很高。

  “其实,当时村子里人心里是很矛盾的,舍不得战士们走,还不得不让战士们走。”王传伟老人今年89岁,他告诉记者,部队出征时,村民们都舍不得,“让战士们走吧,大伙都舍不得,部队来村子里三年时间,收拾反动派,帮助大家搞建设,早已经是一家人了。”

  “原来村子里缺医少药,得了重病,就只能把人放在那等死。部队来村之后,建立了红军医院,治好了村里好多病人。”

  “部队在这儿,不动老百姓的一点儿东西,有时候种田收割,他们还来帮忙,老百姓们也争抢着帮红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

  “他们是一支令人心安的部队。”老人说。

  老银杏树不远处就是何氏祠,当年的红二十五军军部的旧址。1926年,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部队在村子里驻扎了三年,流传下许多军民鱼水情的动人故事,何大妈的事迹就是其中之一。

  何大妈是何家冲的一位普通妇女,曾经在自家的山洞里,救活了13名红军战士。

  有一次,国民党要抓受伤的红军战士余占海,何大妈为了证明他是自己亲人,当场起了毒誓,用眼睛作担保,并忍受剧痛刺瞎了自己的右眼。

  解放之后,余占海再次回到何家冲,把何大妈当做自己的亲生母亲尽孝,当他提出要带何大妈走时却被拒绝,何大妈一直生活在何家冲直到去世。

  如今,何大妈的事迹在大别山区代代流传,述说着大别山区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