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下午,由郑州师范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国家中心城市蓝皮书: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报告(2018)》发布会暨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蓝皮书以“国家中心城市的使命与担当”为主题,客观的评估了我国国家中心城市的现状水平和发展态势,全面地反映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9个城市在承担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任务和应关注解决的主要问题,展望了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前景,对于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蓝皮书提出,当前理论界对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还很不够,特别是如何从战略高度认识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和意义,国家中心城市承担着什么样的国家使命,国家中心城市怎样体现全国城市发展的水平和品质,怎样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效应,怎样成为实施新发展理念的标杆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怎样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等,这些问题亟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郑州市城市空间规模、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持续增长,效益持续提升,城市经济各项指标增势明显,2017年郑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130.2亿元,正在向“万亿城市俱乐部”迈进。人口规模持续增长,2017年达到988.1万人,城镇化率提高至72.2%。创新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开放经济取得跨越式发展,首创的“1210”海关监管模式成为我国跨境电商的模板,进出口总额跃居全国前十、连续多年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2018年,新郑机场货邮吞吐量首次跻身全球50强,中欧班列(郑州)实现国内唯一往返均衡对开,综合指标水平全国领先。

[九座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形成三个梯队 郑州处于第三梯队发展潜力巨大]

  [九座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形成三个梯队 郑州处于第三梯队发展潜力巨大]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央着眼完善全国城镇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特大中心城市辐射力带动提、赢得全球城市竞争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截至目前,被明确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成都、武汉、郑州、西安9个城市。

  蓝皮书提出,国家中心城市具有综合服务、网络枢纽、科技创新、开放交流、人文凝聚、生态宜居六大功能,并从常住人口、GDP、人均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人均可支配收入等11项指标出发,对2017年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综合排序结果。

  从综合评分来看,上海、北京、广州处于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第一梯队,各项指标领先优势显著;天津、重庆、成都、武汉处于第二梯队,发展态势良好;西安、郑州处于第三梯队,提升空间较大。

  结果还表明,当前九座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水平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综合服务和网络枢纽两个方面。郑州网络枢纽功能相对优势突出,综合服务功能和科技创新功能是今后提升的重点。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面临三大发展趋势]

  蓝皮书分析指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面临三大发展趋势。

  一是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增强。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遵循和关键要求。对于国家中心城市来说,一方面,制约城市发展的短板在质量,国家中心城市所肩负的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等功能将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城市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两院”院士等国内顶尖专家型人才,重点产业和优势领域的领军型人才、一流工程师、优秀技术工人等高素质人才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争夺的重点。因此,在面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时,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对新时代提出的新目标进行系统思考和准确把握,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体系,让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

  二是区域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调整。未来一个时期,东部沿海地区作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前沿的地位将更加突出,长三角地区有望成为中国最有竞争力的经济增长极和世界级的超级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将在贯通东中西、推动沿海与内陆腹地梯度发展方面发挥重大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将提升到新的高度,内需潜力将得以有效释放,统一大市场效应将充分显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将在产业布局、交通网络、通勤就业、生活居住和管理制度等五大领域呈现一体化趋势,城市体系将由等级结构向网络扁平化转变。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逐渐形成以国家中心城市为中心,以区域中心城市、城市边缘区、重点镇、美丽乡村为支撑的城市-区域系统地域单元,有利于增强城市与区域之间、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的互动融合,促进城市之间的各种资源要素自由流通、优势互补,形成城市、城镇与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从而实现我国各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是城市发展的人本化、个性化将进一步彰显。城市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未来一个时期,彰显国家中心城市的人本化、个性化首先需要市民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现代人的特征,积极追求自由全面发展,表现出对创造与创新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探求;其次需要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现代化,包括营造更加开放包容、民主平等的社会氛围,在制度设计上更注重表现出对人本身的尊重,这样才能让现代科技支撑的现代化的空间环境持续高效运转。具体来说,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塔尖城市,应通过人本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不断改善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这又将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条件,从而使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推动城市空间环境实现品质提升,使城市成为宜居宜业的乐土。(记者 郝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