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网-大河报·大河财立方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也是最能反映地方整体经济情况的数据之一。截至目前,河南各省辖市2018年财政收支数据已全部出炉,谁能实现领跑?谁需持续发力?

  据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统计,去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3763.94亿元,同比增长10.5%;支出合计9225.41亿元,同比增长12.3%。郑州收入支出总量均居18省辖市首位,洛阳、南阳等地表现亮眼。

  收入排行榜:14地超百亿,郑州占全省总量超三成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3763.94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额的2.05%。

  数据显示,有14个省辖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百亿,4个省辖市未上百亿。

  分地区来看,郑州以绝对优势居各省辖市之首,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2.05亿元,占据全省总量的超三成。

  今年2月21日,郑州市长王新伟在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去年郑州市坚持从供给侧精准发力,保持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主要指标稳中提质。以占全省4.45%的地域面积、10.55%的人口,创造了占全省21.1%的GDP、30.6%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为增长8%左右,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75%左右。

  洛阳、南阳以342.67亿元、181.44亿元的总量,分列第二、第三位。新乡、许昌紧随其后,分别为172.66亿元、166.14亿元。漯河、鹤壁、济源暂时落后,分别为88.36亿元、64.54亿元、50.15亿元。

  对比2017年的数据来看,各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排名未出现较大变化,其中前6名名次未变;安阳、商丘均较2017年上升1位,分列第7、第8位;焦作则下降2位,变为第9位;开封、驻马店、周口、三门峡、信阳名次与2017年保持一致,分列第10、11、12、13、14位;濮阳取代漯河,变为第15位;漯河则下降为第16位。

  从增速来看,去年各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正向增长,11地增速为两位数,其中10地超全省同比增速。

  济源增速最为亮眼,以24.1%的同比增速居首位,而2017年济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仅为9.8%,位列全省第15位;驻马店以20.9%的增速排在第2位,较2017年上升两位;商丘位列第3,增速为19.3%,同样较2017年上升两位;除此之外,郑州、周口等地增速排名也较2017年实现明显增长。

  漯河、洛阳、南阳增速居后三位,分别为6.9%、5.1%和3.8%。其中南阳增速排名与2017年持平,漯河、洛阳均较2017年排名出现大幅下滑,洛阳下降6位,漯河则下降9位。而作为2017年的增速首位,濮阳去年增速排名也出现较大下滑,下降到第8位,增速为13.0%。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2017年相比,去年各地增速差距较大,例如增速最高的济源较增速最低的南阳高出20.3个百分点,而2017年最高增速与最低增速差距仅为8.9个百分点。

  支出排行榜:7地超500亿,济源未达百亿

  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来看,去年全省支出合计9225.41亿元,同比增长12.3%,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的4.18%。

  18省辖市中,有17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百亿,其中郑州、南阳、周口等7地超500亿;仅济源1家未上百亿。

  分地区来看,郑州依旧保持绝对领先,以1763.33亿元的支出总量占河南支出总量的近20%,超出第二位南阳1112亿元;周口以617.87亿元的总量排在第三位;洛阳、驻马店紧随其后,分列第4、第5位。除济源外,漯河、鹤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也稍显落后,分别为184.56亿元和130.67亿元,分列第16位、17位。

  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类似,去年各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排名亦未出现较大变化,仅洛阳、平顶山、安阳、商丘、信阳、周口出现小幅变动。

  从增速来看,各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均实现同比增长,12地增速为两位数,其中9地超全省同比增速。

  周口增速居首,为20.4%,而2017年周口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速仅为7.4%,位列全省第13位,2018年增幅明显。濮阳以19.1%的增速排在第二位,其2017年的同比增速为全省首位;信阳位列第3,增速为18.6%,增速排名较2017年大幅上升8位。

  鹤壁、济源、漯河增速暂居后三位,分别为6.8%、6.2%和5.3%。其中漯河增速排名与2017年持平;济源则较2017年排名大幅下滑15位,降至第17位;鹤壁下滑1位至第16位。

  综合来看,去年全年,河南各省辖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均高于收入,全省支出增速明显高于收入。针对此情况,2019年河南财政会如何发力?

  河南省财政厅负责人在年初召开的省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河南省今年指导性财政收入增速目标暂定为7%。各地要坚持过紧日子,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增加对脱贫攻坚、“三农”、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的投入。要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预算。除重点和刚性支出外,其他一般性支出一律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压减。各地要量力而行、精打细算,加强重大项目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着力清理规范过高承诺、过度保障的支出政策。

  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