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郭帅 程慧娟/文 李书宝 张欢欢/图

  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以下简称“中花协”)发布《中国花卉协会关于征求牡丹为我国国花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向各省(区、市)花卉协会、中国花卉协会各分支机构征求意见。

  国花是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确定了国花,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迄今尚未确定国花的大国,与“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和国际地位不相称。“当前,我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幸福,确定国花的时机已经成熟。”中花协发布通知表示。

  [进展]洛阳各类花卉协会已递交“意见”,赞同“唯有牡丹真国色”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千百年来,牡丹早已成为洛阳的一张名片,“洛阳牡丹甲天下”更是响彻海内外。在中国花卉协会通知发布之后,洛阳人的朋友圈沸腾了。

  “朋友圈里都在转发投票链接,大家都十分踊跃地投票,因为把牡丹确定为国花,洛阳人期盼太久了。”洛阳市林业局牡丹开发管理办公室主任张蓉辉说,牡丹文化早已根植于中国文化之中,象征着富贵繁荣,是一朵国民之花。在今年5月举办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中国馆“出彩河南”主题展区,百余种娇艳的洛阳牡丹花艳压群芳,创造了单日客流量近7万人的记录,足见人们对牡丹的喜爱。

  “中花协的通知一下发,我们就组织协会进行投票,并且已经向中花协反馈了征求意见,一致赞同。”洛阳牡丹协会会长付正林表示,千百年来,牡丹文化是根植于中国民族血脉之中的精神财富,牡丹始终是繁荣昌盛的象征,有着花开富贵的寓意。如果牡丹成功被确定为国花,将对洛阳乃至全国牡丹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截至2018年,洛阳市牡丹种植面积累计发展达33万亩,其中观赏牡丹4万多亩,芍药鲜切花面积4000多亩。洛阳市规模以上牡丹园有20个,年产观赏牡丹种苗1405万株、盆花种苗379万株、年销牡丹花35万盆,芍药鲜切花年产320万枝。近年来,洛阳市培育出42个观赏牡丹新品种、7个芍药新品种,牡丹加工企业获得了150个发明专利。按牡丹产品的功能开发出观赏类、深加工类、药用类、衍生品类等4大类、340多种产品,包含牡丹籽油、糕点食品、鲜切花、盆花、干花艺术品系列、化妆品、牡丹花茶、牡丹瓷、牡丹画等全产业链的牡丹产业体系。

  [意义]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确定国花“恰逢其时、非常必要”

  自古以来,牡丹就是富贵的象征,早在唐宋时期,牡丹就是官方确定的国花,1903年清朝时期也曾将牡丹定为国花,1915年版《辞海》有记载:“我国向以牡丹为国花”。一直以来,我国也有“一国两花”之争,牡丹和梅花的国花竞争始终未中断过。早在1994年,牡丹和梅花竞争国花,洛阳甚至成立了由市长亲自挂帅的“牡丹争国花领导小组”,力捧牡丹为国花,当时国家有关部门评选小组组织了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投票,牡丹以18票获胜,但此事后来却无下文,没有相关文件确定牡丹为国花。

  此次中花协下发《通知》,征求牡丹为我国国花意见中,明确表示了在此时确定国花的意义所在。《通知》称:“确定国花,有利于展现我国繁荣昌盛、兴旺发达、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社会公众爱国热情和自豪感;有利于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花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创造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花卉带给人民的美好幸福感;有利于促进花卉产业发展,带动社会就业,促进人民群众增收致富。”

  “2019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花开盛世,国富民强,在系统总结过去开展国花评选工作的基础上,尽快确定我国国花,提升国家形象,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恰逢其时,非常必要。”《通知》中言明此时确定国花的必要性。

  今年2月,中花协就成立了国花评审工作领导小组,为国花评定工作做准备。6月29日国家林草局和中花协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花评审专家研讨会,32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对确定我国国花进行研究讨论。

  “其实,在很多国人心中,牡丹早已是国花。在我国很多重要的场合,都有牡丹元素的体现。”张蓉辉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APEC北京峰会、G20杭州峰会都有牡丹的身影,外交部举办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携手让河南出彩”主题推介活动上,洛阳牡丹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风采。

[缘由]中国花卉协会:国花“担当”,条件有四

  [缘由]中国花卉协会:国花“担当”,条件有四

  确定国花,意义重大,那么什么样的花才配得上“国花”之称呢?

  6月29日国家林草局和中花协在北京组织召开的国花评审专家研讨会上,一致确定了国花的主要条件:一是起源中国,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品种资源丰富;二是花姿、花色美丽大气,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性格特征;三是文化底蕴深厚,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四是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知》中也指出,经过与会专家认真评审论证,一致赞同牡丹为我国国花。牡丹原产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分布区域广泛,目前发现的九个原生种全部在我国,品种资源丰富,有十大花型九个色系;牡丹花色鲜艳,雍容华贵,花朵硕大,枝繁叶茂,寓意富贵吉祥,被盛赞“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牡丹文化底蕴深厚,唐代就被誉为国花;牡丹最能体现大国风范,是国泰民安、繁荣昌盛、政通人和的象征;牡丹是多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呼声最高的国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牡丹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开发应用前景广阔,集观赏、药用、食用于一身,已成为惠民富民的朝阳产业。

  核心提示:

  拥有4000多年栽培历史的牡丹发展至今,在洛阳、菏泽等地都已经有了规模种植,种类也越来越多。

  近年来,洛阳牡丹产业已经不再停留在观赏功能之上,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专家认为,“如果牡丹被确定为国花,将对全国牡丹产业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郭帅 程慧娟/文 李书宝 张欢欢/图

  [发源]千年历史花盛放,洛阳牡丹甲天下

  正如《通知》中所言,牡丹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从山间野花到今日的国色天香,走过了漫长的生命旅途。有史料记载,夏朝时,野生牡丹就进入了地处洛阳偃师的夏宫后苑,也就是说,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野生牡丹就开始了人工栽培。发展到如今,牡丹在洛阳、菏泽等地都已经有了规模种植,种类也越来越多。

  关于洛阳牡丹,最广为传颂的就是“武则天贬牡丹”的故事。相传,武则天登皇位后的一年冬天,她突然兴致大发,带着嫔妃、宫女到上苑饮酒赏雪,在看到朵朵红梅盛开之时,兴致大发,想看到百花斗雪竞开放的景象,于是下发“通知”:“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仙子无人敢违逆,均在第二天清晨盛放,唯有牡丹仍然光枝秃杈,一怒之下,武则天放火烧了牡丹园,并下令连根铲除,贬出长安,扔到洛阳邙山之上。谁知,牡丹到洛阳一入土便成活,到了春天竞相怒放,繁花似锦。这让后世欧阳修有了“洛阳地脉花最宜”之感。

  牡丹深得众人的喜爱,周恩来总理就曾为牡丹争国花“代言”。1959年,周恩来总理陪外宾访问洛阳时,发现洛阳牡丹仅剩数百株,指示“牡丹是国花,赶紧抢救,建设公园,广植花卉,大力发展牡丹”。1973年周恩来总理再次来洛阳,品洛阳水席,称:“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开出牡丹花。”

  自1983年以来,洛阳牡丹文化节已经举办了37届,每年4月,都是洛阳最为热闹的季节,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游客蜂拥而来,只为感受“花开花落二十日”的盛况。公园里赏花的游人摩肩接踵,人多到鞋子被踩掉都不能弯下腰去捡。近年来,洛阳牡丹文化节升格为国家级节会,游人连年增多。2019年4月,第37届牡丹文化节期间,共接待游客2917.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74.28亿元。

  一直以来,有很多人为将牡丹定为国花奔走呼号。2013年两会期间,时任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市市长李柳身曾提出《关于尽快以法律形式将牡丹确定为我国国花的议案》,“国花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我国未确定国花,人大会议若能将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国花确定下来,实为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李柳身说,“牡丹产业化程度较高,现在将它立为国花,还能对调节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起作用。”

  2018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著名画家王绣再次建议将牡丹定为中国国花。“国花是国家独立、社会安定、民族兴旺的象征,也是民族文化、国人精神、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在王绣看来,将牡丹花定为国花,也便于中国在世界舞台展示国家文化形象。

  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刘志华也建议将牡丹作为国花,刘志华认为,牡丹种植历史悠久,品种多样,颜色漂亮,是花中之王,牡丹品质高雅,牡丹的美带给人舒畅的感觉。此外,牡丹是中国本地种植的,而不是引进的洋花。通过技术上的不断改革,牡丹花不仅在品种、颜色上有了新的提升,更是在经济上产生很大效益。

  (近几年开发的牡丹瓷工艺品,已成为洛阳又一张文化名片 )

  [产业]“洛阳牡丹”申报地理标志,全产业链条综合发展

  近年来,洛阳牡丹产业已经不再停留在观赏功能之上,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2018年1月,洛阳市发布牡丹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这是洛阳首次以专项规划的形式绘就牡丹产业发展蓝图,将注重牡丹产业的市场培育、科技研发、品牌打造、链条延伸、政策支持,引领我国牡丹产业发展的新潮流。

  规划显示,将推动洛阳市牡丹产业从单一观赏向综合性牡丹产业转变、从牡丹种植向牡丹全链条延伸转变、从粗放型经营向精细高效化转变、从分散经营向龙头企业带动转变、从单一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转变。到2020年,洛阳市牡丹种植面积力争达到50万亩,牡丹产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出口创汇3亿元,牡丹龙头企业达到20家。到2025年,规划建设10个以牡丹为主体的牡丹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10个以上牡丹上市公司(含新三板),牡丹龙头企业达到40家。

  此外,洛阳还在积极申报“洛阳牡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创建“洛阳牡丹”品牌。申报“洛阳牡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提高洛阳牡丹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牡丹及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收益,推动洛阳市牡丹产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国家商标局已接收申报材料,正在审核中。

(游客流连在有关牡丹的书画展品前)(游客流连在有关牡丹的书画展品前)

  [声音]将牡丹确定为国花将带来“国花经济”

  “如果牡丹被确定为国花,将对全国牡丹产业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洛阳牡丹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黄治民说,目前洛阳牡丹产业发展势头较好的仍是观赏类,油用牡丹面积虽比较大,但深加工产品的销路仍存在问题。牡丹被定为国花,势必会使牡丹的名气更大,让全世界更多人知道“洛阳牡丹甲天下”,不仅能增辉城市名片,更能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打通牡丹产品的销路。

  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教授级高工李清道也有同样的感受,早在1994年牡丹争国花过程中,李清道就参与其中工作。作为牡丹花的重要种植地,当时洛阳、菏泽为此分工合作做了很多工作,他曾跟随工作组到河北、内蒙古、陕西等省市争取各地花卉协会的支持。他认为,一旦牡丹被确定为国花,将会带动花卉、种苗、鲜切花、园林应用等牡丹各相关产业的发展,牡丹花的应用、种植范围会更广,“以前想不到种植牡丹的地方,可能也会因为‘国花’这个名头而引进种植,产生的效益是成倍增长的。对于洛阳而言,洛阳牡丹文化节将不仅仅是国家级的活动,有可能会成为世界级的盛会。”因此,李清道建议,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要重视将牡丹确定为国花的意见征求工作,多方发动为此进行投票。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牡丹学院副院长、中国园艺学会牡丹芍药分会副理事长、洛阳市牡丹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牡丹种质创新与精深加工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国安认为,若将牡丹确定为国花,还将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成为我国在国际交流中新的一张亮丽名片,有助于文化的传播,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综合性牡丹产业的发展,正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效益明显。”史国安说。牡丹具有观赏、药用、水土保持等多种价值,应用范围广泛,仅在种植方面,就可用于城市绿化、庭院美化、园艺美化等多个方面,作为鲜切花更是有广泛的应用面,是我国重要的特色产业。若定为国花,牡丹产业势必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国际需求量会逐渐增大,“国花经济”会随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