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多部委下发的《自行车运动产业发展规划》《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击剑运动产业发展规划》中透露出的数据表明,这3个项目已经拥有了不错的产业基础。除了要进一步壮大这些项目产业,一些协会负责人也期望利用产业力量来发展竞技体育。

  马拉松等运动产业规模较大

  晴朗的天空下,不时出现在厦门市环岛东路上的跑者仿佛是在提醒人们这座城市的马拉松底蕴。自2003年创办厦门马拉松(简称“厦马”)以来,厦马连续11年被国际田联认证为国际金标赛事,这算是一个不小的成就。

  其实,厦马只是目前在中国举办的马拉松赛事之一。2014年,国务院取消了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直接带火了马拉松赛事。中国田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328场,赛事覆盖了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33个城市,参加比赛的总人次近280万。

  根据《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马拉松赛事场次(800人以上规模)将达到1900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达到350场,各类路跑赛事参赛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元。

  要举办如此多的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对于赛事组织和管理也提出了更多要求。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马拉松办公室主任水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将与上海体育学院合作,推出马拉松赛事组织指南,在办赛特色和文化上下功夫。”

  与马拉松赛事一样,击剑培训和自行车赛事在近几年也迎来了爆发性增长。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主席沈金康介绍,2016年全国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社会团体、各类企业举办的自行车赛事活动超过2000场,自行车运动俱乐部已超过1万家,有1000万大众骑手在参加自行车运动。到2020年,自行车运动产业总规模力争达到1500亿元,各级各类自行车赛事活动达到5000场。

  在击剑项目上,2004年,练习击剑的注册运动员只有500人。到2017年,已经有459家俱乐部,注册运动员达2700人,大众击剑人数则有20万,产业规模达到了20亿元。

  借产业之势带动竞技体育

  与体制外庞大的自行车运动人口相比,体制内的专业运动员只有1820人,其中只有一半是成年人。他们要承担起在奥运会上争夺22枚奖牌的重任。“这就形成了一个问题:只有一小部分人在奥运系统中,上千万大众骑手跟这个系统没关系。”沈金康说。

  对此,沈金康提出了“双轨制”的解决办法。“传统的体校培训模式不变,与此同时,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希望通过联赛制,打开注册的大门。我们把民间自行车赛事收编,按照赛事水平设置等级,让专业运动员与业余选手同台竞技。”

  按照沈金康的想法,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 借助蓬勃发展的体育产业,逐步培育出高水平俱乐部和选手,进而能够从中选拔出国家队成员。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沈金康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 在这个过程中,将加大对业余选手在科学参赛和训练方面的培训。

  中国击剑运动协会市场推广部部长王鼎的想法与沈金康不谋而合,中国击剑运动协会也希望在庞大的民间基础上打通人才成长通道,让更多的业余选手进入竞技体育的选材群。

  王鼎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击剑运动协会希望通过发展俱乐部和校园击剑打破专业与业余选手之间的壁垒,让他们在继续读书考大学还是进入省队乃至国家队之间可以选择。“现在是没得选。专业队的选手文化课较弱。而高中生当中还在练剑的孩子大多都是吃老本,因为练剑的时间不够,导致将来进入专业队的机会也比较少。”

  除了受学业影响,另一个制约大众击剑选手成材率很低的原因是好教练远远不够。“10年间,练击剑的人数增长了100倍,但是教练员的缺口一直很大。虽然退役运动员进入教练员行列的比例很高,但仍然满足不了需求,况且有的运动员未必就能成为优秀的教练。”中国击剑运动协会希望通过培训,让退役运动员具备一定的教学知识和运动理论知识,从而提高成材率。

  “其实,我们现在提倡一个大击剑的概念。竞技击剑、大众击剑、击剑产业这三个方面谁也离不开谁。我们希望通过全盘考虑把击剑往前推进。”王鼎说,“我们希望把击剑市场做得规范,不能像其他一些项目经历了大起大落,这样对项目伤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