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凯 实习生 郭 文 文 丁友明 李 焱 图

  钟灵毓秀,穿越山水之间,用运动演绎千年文化;人杰地灵,纵情月湖之畔,让脚步记录华夏文明。昨日,来自国内外的近两万名选手汇聚中原大地,畅跑韵动中国·2017郑州炎黄国际马拉松赛。迎着冬日的朝阳,选手们疾步山清水秀的黄河岸边,沐浴在悠久绵长的炎黄文化中。作为国内最具中华文明特色文化的马拉松赛事之一,今年首次举办的炎黄马拉松赛,也是中国马拉松界的“新生代力量”,赛事正以马拉松之名,传递炎黄文化,助力“国际郑”联通世界。

  男、女全程冠军 点赞炎黄马拉松

  “我的最好成绩在2小时8分钟左右,很多时候都能跑进2小时10分钟以内,下次争取跑进2小时10分钟内。虽然我对自己的成绩不是很满意,但是这次比赛的赛道和风光我非常满意!”获得韵动中国·2017郑州炎黄国际马拉松赛男子全程冠军的肯尼亚选手特尔·帕特里克·克皮耶根笑着对记者说。

  克皮耶根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三次在中国参加马拉松赛事,前两次参加的是苏州马拉松赛。“除了风光和赛道,炎黄马拉松的服务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的一些要求,志愿者们都会想办法满足,特别是跑完以后,他们还会给我按摩放松,感觉棒极了!”说到这些,克皮耶根竖起了大拇指。

  与克皮耶根一样,夺得女子全程冠军的肯尼亚选手普里提·杰罗诺·塔拉米,也对本次炎黄马拉松赛赞不绝口。“我觉得自己今天发挥得不错,这个成绩的取得,发挥出了我自己的水平,我感到很满意。”塔拉米满意地说,“志愿者们都非常有亲和力,也十分热情。途中不断给我们加油鼓劲,终点还有志愿者帮助我们按摩放松肌肉,很贴心。”

  除了志愿者们周到细致的服务,本次炎黄马拉松赛沿途的风光以及赛道,也让塔拉米十分陶醉,“是的,这次比赛的赛道非常不错,挺平坦的,利于发挥水平。最重要的是赛道沿途的风光很优美,有丰富的植被,在其中跑步心情很好,也就会忘记冬天的寒冷了。”

  “如果有机会,明年的炎黄马拉松赛我还会来参加。”克皮耶根、塔拉米两位肯尼亚“老乡”,异口同声说出了共同的心声。 本报记者 陈 凯

  厚重马拉松  在文化赛道中畅跑

  “我是土生土长的惠济人,但我从小到大,都没有像此时此刻这样,如此的了解、也更加的热爱我的家乡。”郑州市民梁诚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惠济“土著”,每每向别人说起自己的家乡,他“根本停不下来”:“从古时候的将军坝、通济渠、城隍庙,到现在的动漫基地、丰乐农庄、黄河迎宾馆,惠济在我的心中,是古代文明与现代时尚最完美的结合。”

  这次,梁诚海选择通过和家人一起跑一场炎黄马拉松的方式,用脚步丈量家乡的广阔,让汗水见证岁月的美好。“今天的天气很好,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十分的舒服,而能够在跑步的同时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感悟家乡的美丽风光,和全世界的运动爱好者们一起感受我的家乡的动人风景,这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炎黄马拉松的奖牌也太好看了吧!”在全程终点,拿到完赛奖牌的王紫薇兴奋地来了张自拍。“炎黄马拉松不仅赛道优美,历史底蕴深厚,奖牌也是特别‘高大上’呢!”让王紫薇爱不释手的这块奖牌,以位于黄河风景名胜区的“炎黄二帝塑像”为基础造型,凸显出浓厚的华夏文明特色。“千年炎黄情,万众马拉松。这块奖牌的设计,传达着以炎黄马拉松为纽带,邀约海内外华夏儿女一起传承中华文明,携手踏上新的历史征程、共创崭新灿烂篇章的美好祈愿。”奖牌的设计者魏虎卿介绍道。

  青春马拉松  在飞速跨越中成长

  就读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马青,今年以大学生记者的身份参与了炎黄马拉松赛的宣传报道工作。谈起这场“学校门口的马拉松”,马青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我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成长,今天也在这里见证了一个大型国际赛事的成功举办,这让我觉得十分自傲。”心之所向,素履以往。马青说,能够在学生时期,便能以“准新闻人”的身份深入大型赛事的现场进行一手的新闻报道,自己的新闻理想更加清晰了。

  “相比于其他地方的马拉松赛,炎黄马拉松赛还很年轻,今年才举办第一届,但相信在每一位惠济人的共同努力下,炎黄马拉松或许将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马拉松赛事之一。”马青觉得,这片让自己快速成长的土地,正带领着自己飞速向前。

  “今天我是‘小黄人’,炎黄马拉松的‘小黄人’!”昨天凌晨3点,身着黄色统一服装的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王瑜,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条动态信息之后,便和学校志愿者团队的其他成员一道,前往炎黄马拉松的赛场,开始了一天的志愿服务。

  “毕竟是冬天,凌晨时分真是冻得够呛!不过想到即将为炎黄马拉松的成功举办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内心还是十分的激动。”在赛场上,王瑜的任务是在赛道沿途为参赛选手们加油打气。“当我向运动员们喊出‘加油’,而他们对我回以微笑或向我伸出大拇指时,总让我心里暖洋洋的。能向世界人民展示出我们中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这是最让我感到自豪的!”

  在炎黄马拉松的赛场上,有很多像王瑜一样的志愿者,他们用青春散发着光和热,在这个冬天,让炎黄马拉松的赛道充满青春的气息,让这场年轻的赛事在飞速跨越中成长。

  寻根马拉松  在华夏之源中追溯

  邙山余脉,黄河之滨,炎黄马拉松的赛道沿线,有山有水有文化。

  “炎黄马拉松可以说是我跑过的国内外近百场马拉松中,最有‘文化味’的马拉松赛了。”资深马拉松跑友张明轩说,自己之所以选择参加炎黄马拉松赛,就是想要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原地区是文化寻根和姓氏寻根的圣地。在炎黄马拉松的赛场上,不仅在赛道沿途展现出了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完美融合,在我冲向终点,看到炎黄二帝的巨型雕像时,那种激动、自豪的心情真的溢于言表。”张明轩坦言,跑一场炎黄马拉松,感觉就像是穿越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而惠济区悠久的历史文明与独特的城市韵味已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里。

  “我为炎黄马拉松点赞!”谈起本次炎黄马拉松带给自己的感受,祖籍河南、现居福建的任朔良动情地说,“四十年前我们全家随工作调动的父亲去了福建,这么多年,对家乡的思念,从没有一刻停止过。”作为“龙族后裔·姓氏跑团”的一名跑友,让他感受最深的就是家乡人民从未改变的、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

  从起点跑向终点,从今天追溯华夏五千年,“文化”作为炎黄马拉松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写满了整个赛道,也遍布于惠济的悠久历史中。在炎黄马拉松的赛场上,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姓氏的炎黄子孙们共同祭拜炎黄始祖,用脚步丈量大河文脉,共同追溯华夏之源。“这次我带着自己的妻儿回到家乡,是拜祖,是寻根,也是为了纪念与传承。”任朔良这样形容自己的“炎黄马拉松之旅”。

  “历史上,伟大的先哲们为炎黄后代‘立心、立命、开太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炎黄始祖传递下来的炎黄精神,也在与时俱进地弘扬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也应该秉承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将炎黄文化发扬光大!”郑州炎黄马拉松赛执委会主任刘斌说。

  炎黄马拉松的赛场上,跑过的每一段小小的距离,看过的每一处动人的风景,都承载着光辉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明史。这里有移步换景的河岸风光,这里有内涵丰富的文化遗址,这里有健康养生的宜居生态,这里有品质颇高的幸福生活。这条42.195公里的炎黄马拉松赛道,跑过了月湖公园、跑过了黄河大堤,跑过了大运河遗址、跑过了炎黄文化广场……在脚下赛道的变换中,跑友们感受着优美自然的惠济风光,感悟着历史变迁的时光更迭,也感知着奔跑不息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