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味道总是被人们铭记,

  不管过了多久,

  那滋味还是一直在脑海里。

  吃到一样的菜品,

  但是味道却不如记忆中的那家店好吃,

  就忍不住和旁边的人感叹,

  “我和你说之前郑州XX那边,

  有一家专门做这个的店,

  贼好吃的,我天天去买。”

  但是下一句又忍不住叹息,

  “唉,可惜那家店后来搬走了,

  不知道去了哪里,

  不知道我这辈子还能不能吃到。”

  这不前一段时间,

  就有网友留言给小微,

  “我好喜欢的那家店,

  不知道是搬走了,还是停业了,

  小微能帮我找找嘛。”

  小微今天便翻了翻之前的推送,

  给你们整理那些搬迁的美味,

  有没有你正在寻找的店铺?

  俏七夕米线

  ✎旧址:关虎屯小街里

  ✎新址:政七街林科路东北角

  我爱的这碗米线在郑州拥有无数粉丝,其中以姑娘们居多,跟它的渊源要追溯到还没拆迁的关虎屯,拥挤的关虎屯主街上,角落一个不大的地方沿街摆了几张小桌椅,没有店面只是个摊,食客却出奇的多,每每去都是排队。

  这家米线店随后搬迁到不远的政七街林科路上,环境一样的简陋,但好歹有了个店面,生意还是火的很,晚上店里仍是坐满了年轻人。只是原先6元一碗的米线,已经几连跳涨到了10元,但味道还是原来那般麻辣重口,即使每次去交代店员少放盐,还是味重。不过一直以来,他家的米线从不是追求原滋原味。

  汤上飘满了红红的油花,碗里的配料是不算丰富的老三样:豆腐皮、花生碎、海带丝,精华全部集中在汤里,俘获吃货也全是因为汤,汤底很醇厚,即使吃的是全素米线,味道也很足,而且香。他家的米线不是那种细软的,吃起来很有嚼头。

  姚记老婆羊肉汤

  ✎旧址:老坟岗

  ✎新址:新圃街与航海东路交叉口西南50米

  八一八烩面,和姚记老婆羊肉汤,是老坟岗当年的味道担当,开在新华书店对面的小巷(如果没记错的话),喝碗羊杂汤再去书店是固定的周末项目。零几年的时候,姚记老婆羊肉汤从老坟岗搬走了。一度因为再也喝不到最喜欢的羊肉汤而感到遗憾。前几年偶然一次路过客运总站的时候,发现找了许多年的羊肉汤,居然就在路边。

  开店到现在有20多年,来光顾的基本都是老顾客了,当年老坟岗的邻居们,现在也都在附近,搬远的时不时还会回来喝碗汤。记得小时候,门口收钱抓肉的是一个老奶奶,现在也都由儿女们接手了。

  喝羊肉汤第一口一定喝原味不加盐的,肉香全在汤里!咂咂舌头,鲜到掉牙!15元的羊杂简直不要肉太多,肚丝,肺片,羊肝,羊脸,吃着就是过瘾!

  一碗羊汤,少不了的是锅盔。硬硬的锅盔,掰小块泡汤里,配着羊汤能吃两块!这是老郑州的地道吃法!粗犷中又带着精细。

  黎记烩面

  ✎旧址:大学路桃源路交叉口

  ✎新址:大学路与康复前街交叉口向东200米路南

  受无数老郑州追捧的黎记烩面从1984年开业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了,从康复前街到大学路,从简易棚到门店,经过四次搬迁,但生意火爆程度丝毫不受影响,黎记搬到哪,吃货们就追随到哪。如今由于修地铁,即将迎来第五次搬家,所以趁着搬家前再好好吃上一顿。

  来黎记必点的就是烩面了,地道的老式风味,三十多年口味从未改变。汤浓而不膻,面条有嚼劲,即便稍稍放一会儿也不会影面的口感。肉块藏在汤里,还有海带丝和Q弹的粉条,大口“呲溜”,得劲儿!黎记牢牢拴住食客的秘诀全凭真材实料,仅是熬汤每天就需要消耗八十斤羊骨、六十斤羊肉。

  这份红油豆腐丝是烩面的最佳cp,新鲜豆腐皮切细丝裹上香辣的红油,吃一次就会上瘾。爱吃辣的老食客都是夹两筷子红油豆腐丝放在烩面里调节口味,也不用额外放辣椒了。

  因为有好汤,口味自然不会差。羊肉肉质软烂,馍块吸足了浓汤,一碗吃下来十分满足,但相比烩面,还是逊色了一些。

  东东鲜芋圆

  ✎旧址:二七光彩

  ✎新址:二七大上海四楼

  这家芋圆店,从光彩搬到大上海,虽然不远,但是店面都比较隐蔽,所以不是老熟人带着还真是不怎么好找。之前就有一个姑娘,一直在老店吃,后来老板搬走了,愣是两年后在大上海逛街才找到。

  芋圆的颜色非常饱满,小微忍不住先舀了一口芋圆,Q弹爽口不沾牙,果然是研究两年的芋圆,芋头和糯米的比例掌握的恰到好处。

  小微最喜欢吃芋泥了,吃完一个芋泥球好想找老板再来一份,意犹未尽。酸奶加上芋圆不如芋圆搭配奶茶、炼奶来的好吃,但是里面的红豆、绿豆加上酸奶还是可以的。

  辣妹小吃

  ✎旧址:老华联、金运大厦

  ✎新址:金博大负一层 / 农业东路熙地港五楼

  店里的招牌,多少郑州人民心心念念的一碗粉,曾经店里最高记录一天可卖到2000-3000碗,红薯粉爽滑,满满的红油加上海带与各种小料,吃起来绝不单一乏味。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麻中带辣、辣中带香。

  麻辣粉的最佳cp是肉夹馍,店里的肉夹馍和酸辣粉一样受欢迎,饼烤得酥脆,卤肉香糯,剁肉的师傅是店里的老师傅手法很是老练,加了青椒,缓解了肉的腥腻毕竟肉夹馍和青椒也是绝配。

  秘制卤汁卤出的豆腐串,吸收了丰富的汤汁,软软的,一口咬下去!爆汁儿!儿时最爱,如今再次吃到,超满足。

  馅饼很家常的味道,韭菜鸡蛋馅,饼皮焦香,吃多了略微有点油,6元一份的价格很实惠。

  泰隆面包房

  ✎旧址:黄河路与政七街交汇西北角处

  ✎新址:纬五路政七街向东150米路南

  回忆一下,大概是10岁起开始吃的泰隆,这么算来也是风雨无阻的吃了二十年了。第一次见妈妈带回那种长长的蛋糕盒子,里面整齐的排着6块儿裱花奶油小方蛋糕,在那个没有见过鲜奶油和慕斯芝士的年纪,哪舍得吃,看看就开心的不行。

  泰隆面包也是西式面包房,从小到大我一直钟情的就是她的奶油面包。她所用的不是植物奶油,也不是鲜奶油,而是打发的脱水黄油,老式的叫法也叫白脱。这种打发黄油成型性一般,冷藏的话会很硬,需要放置到常温后再食用。一个圆圆又略有韧性的白面包,斜切开,加入适量的打发黄油,面包的表面又加上少许椰丝,十分 朴实,但经典了二十多年。那种发酵风味和对面包软硬度的掌握,不是哪家面包店能轻易模仿的。

  适应市场和大众的口味得以生存是所有面包店的首要任务,面包店甚至不能像特色饭店那样可以靠老板任性得胜。泰隆经历了停业和搬迁之后,依然默默的守在黄河路,改了装修,换了出品,还好依然保留了品质和经典。那么,请漂亮的坚持下去,如初识般美好。

  川味小厨

  ✎旧址:小赵寨

  ✎新址:京广路保全街交叉口向北20迷路东

  “俺爸这生意做了十几年,厨子也当了十几年,他是川菜厨师,这馆子是他一手操持起来的。”一口郑州腔的大东是个货真价实的四川人,他爸爸胡大厨是90年代第一批来郑州的四川人,从厨房打下手干起,最后自己开了馆子,也拉了不少家乡人来郑州,现在郑州有名气的川菜馆很多厨师都是当年他带出来的。

  当然,最符合小微口味的菜还要算豆角茄子和爆炒猪大肠了,对,今天就跟“猪下水”杠上了······,任何一个和小微一样的姑娘家想必都会对猪大肠说NO,但到他家你一定要尝,完全颠覆小微对猪大肠的认知,肥腻、味儿重,这俩词在这里统统不存在。胡师傅说他家的猪大肠都是买来自己清洗,没有任何添加剂,干净卫生。

  端上来的时候蛮吃惊的,还没有吃过这么“挺阔”的茄子豆角,大东催着我们刚出锅赶紧吃,否则待会变蔫塌的很快。等到一口吃进去,简直棒呆,茄子裹上粉芡快速过油,锁住水分,说外焦里嫩豪不夸张,甜甜的口感很像是洒的糖粉,胡师傅说这是熬好的糖汁,茄子过完油后迅速进糖汁翻炒,配合外焦里嫩,口感不要太好!这是又一道让我圈粉的菜!姑娘们进店必点!

  辣子鸡也是他家的的招牌菜之一,同样是分量感人,满满的一盘鸡肉,(话说他家真的很良心,给的量都很足)肉质很嫩,但是对我这种重口味星人来讲,辣的不是太过瘾。

  一些喜爱的美食店铺消失了,

  有的是搬迁到别处,

  也好过老板不干了,

  那就再也没有机会尝到那一口。

  搬迁了的店铺或许有一天,

  和朋友一起逛街,

  然后冥冥之中的一个转身,

  “这不就是之前我最爱的那家店吗!”

  再品尝那味道,

  吃出来的不仅仅是美味,

  而且带着之前和美食交织的记忆,

  那些人、那些物、那些故事···

  今日互动话题:

  你记忆中找不到的小铺子,

  有没有想小微帮你找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