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2010年车市已经拉开帷幕,对于2010年中国车市,全球汽车界都寄予厚望,中国各线车市的全面开花,正是业内对中国车市寄予厚望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人口结构、车市成熟度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国各级汽车市场的特征非常明显,存在的挑战也各有不同。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从一线市场、二三线市场、四线和农村市场的角度出发,分篇解读中国车市存在的挑战和机遇。本期我们将推出一线城市汽车市场的挑战,用工荒、停车难、养车贵,将是一线城市的最大挑战。
挑战1.养车成本居高不下
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一个月的养车成本是多少?目前比较统一的说法是“一个月两千元”,这还不算每年的年票、保险等固定要缴纳的费用,也不包括汽车出现故障和事故等计划外支出,一个月两千元,这个费用就已经相当于三四线城市一个普通市民一个月的全部收入,对于北京、上海、广州的白领阶层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如果再算上小孩的费用、供楼的压力和日常的开支,一线城市的白领阶层真的算得上是“白领”阶层。
居高不下的养车成本毫无疑问地将成为限制一线城市汽车消费的重要原因,而且一线城市的养车成本还有明显上升趋势。
挑战2.用车环境日趋恶化
如果要评选限制一线城市汽车消费的两大最主要原因,除了养车成本的居高不下外,最有竞争力的应该就是一线城市日趋恶化的用车环境了。
停车贵早已不是什么让人接受不了的问题,有钱还没地方停车才是真正让人接受不了的问题,在广州不少小区,车位和汽车比例的严重失衡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为了让爱车“有一个家”,不少车主一下班就急急忙忙开着车往家赶,玩起了现实版“抢车位”游戏。
除了停车难和停车贵,城市的各种汽车消费环境也极大地限制了市民买车、用车的欲望,塞车、不文明驾驶带来的各种车祸,大大限制了市民买车的欲望。
挑战3.限牌、限行,各有说法
作为推动汽车消费浪潮的第一批力量,一线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和普及率均当仁不让地占据了车市各项统计数据的“金字塔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汽车保有量都在百万辆以上,而这些城市在率先尝到“汽车为生活提速”好处的同时,也最早遇到汽车社会的各种挑战,限行、限牌等各种汽车消费政策的出台,无不体现了汽车消费“双刃剑”的本色。
北京借2008年奥运会之机,推出了“单双号出行”的措施。上海则早就开始实行“汽车牌照拍卖”的“限牌”政策。深圳则早在去年年初就开始探讨城市中心区征收“拥堵费”的可能。在其他城市仍在刺激汽车市场拉动消费的同时,四大一线城市却已经遭遇到了“汽车的不能承受之重”,无论是限牌还是限行,对市民的购车欲望,都是一种打击。
挑战4.车位贵过楼
如今社会,工资涨幅跟不上物价,物价涨幅跟不上房价,房价涨幅却跟不上车位价格。在一线城市,车位价格贵过汽车价格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一辆13万元的汽车,“住”的可能是一个30万元的“蜗居”,而在去年,广州滨江东一小区的车位价格甚至达到200万元一个,如此高昂的车位价格,上面不停一辆劳斯莱斯、法拉利都会觉得浪费。
挑战5.公交完善降低私车依赖
在所有限制一线城市汽车消费的重要原因中,这个原因估计是不多的一个让人兴奋的原因,“公交优先”已经成为中国各大城市的主流交通发展模式。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已经开通运营的地铁里程都在100公里以上,并迅速向200公里、300公里、400公里迈进。3月2日,广州公布了最新一轮的地铁线路规划,今年内,广州的地铁通车里程将达到200公里以上,未来5年内,广州将开通的地铁线路达到20条,地铁不仅将覆盖广州老城区,还将覆盖到新机场、新火车站、从化、增城等较偏远地区,迅速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将极大地降低市民对私家车的依赖,进而降低市民买车的欲望。
挑战6.城市环境已到承载极限
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无论是停车难、停车贵问题,还是塞车、交通拥挤瓶颈,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在这些城市,这些城市对汽车的承受力已经逼近极限,汽车开始成为城市的“不能承受之轻”。
我们都知道,一个城市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充,同样,一个城市拥有的汽车也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充,汽车保有量的迅速扩大,对城市的道路、能源、生态环境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城市“热岛”的出现,广州“油荒”的记忆,城市阴霾天气的增加……种种现象都说明了汽车对城市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这种挑战,一方面让城市的管理者不得不花大力气来改善我们的汽车消费环境,一方面也对城市居民提出忠告:汽车,不是万能的。
挑战7.安全、环保标准提高门槛
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提前实施的“国III”标准曾经让汽车厂商和经销商措手不及,一些不达标车型甚至因此而提前告别这些市场,2010年年初,北京又传出将可能提前实施国IV标准的消息,对于刚刚完成产品升级,由国II提升至国III的汽车企业来说,提前实施的国IV标准,显然将它们进入这些一线市场的门槛再度提高,车企要想在这些规模和影响力都巨大的市场分一杯羹,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
挑战8.经营成本上升,让车市成为“非主流”
汽车市场、4S店云集市内商业旺地的情景正在二三四线城市出现,但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汽车大市场已经成为一种回忆。
由于汽车经营利润下滑、城市地价上升、汽车行业热钱退潮等种种原因,在一线城市,汽车市场云集市内的盛世已经成为一种记忆,汽车4S店正在集体逃离城市主流商业旺地,向郊区进军,这也意味着,消费者买车的成本、便利性已非昔日可比,而更让人担心的是,随着公共交通的发展,住在市内还需不需要一辆车?已经成为每个居民的疑问,我们曾经幻想的汽车时代,似乎缺少了汽车,并不受到明显的影响。
挑战9.招工难
农历虎年春节刚过,不少汽车4S店的人事主管和经理开始犯难,今年找的新员工是“今天报到,明天就不来了,因为他们有了更多的工作选择”。3月2日,广州一家4S店的经理向记者诉苦:汽车销售员和维修工人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但是工资却没有竞争力。
数据显示,2010年年初,仅珠三角就出现200万人左右的“用工荒”,而汽车行业作为“用人大户”,也不可避免遭遇到这种冲击。
挑战10.高房价
在5年之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还可以过过“先买房,再买车”的瘾,但在5年之后的今天,城市的年轻人就只能做做“买车还是买房”的选择题,由于高房价,尽管身在车轮驱动的大城市,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却比二三线甚至农村的同龄人显得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