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眼中的2010年高考十大新闻盘点(3)

2011年01月05日09:45      新浪网             _COUNT_人评论
家长眼中的2010年高考十大新闻盘点家长眼中的2010年高考十大新闻盘点

  六、“国学天才”无缘复旦

  孙见坤是西安的一名应届高三毕业生。在2009年11月复旦大学为自主招生而设的“博雅杯”人文知识大奖赛中,他的论文《〈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从全国30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随后经过两轮面试,他扎实的国学功底得到了八位文史专业教授的认可,一致认为“他在中国古典文化素养方面具有极佳的学术潜力”。按照复旦的规定,只要他的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就可以被自主招生录取。

  然而,因为发挥失常,孙见坤的高考成绩比陕西省一本录取线低了6分。8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一个这个“国学天才”,多次与陕西省招办沟通交涉,然而后者严格执行录取规定,拒绝将他的档案投到复旦大学。此事经媒体披露后,舆论的焦点立刻指向陕西省招办,认为他们墨守成规,不能灵活变通。钱钟书、吴晗等大家被破格录取的典故也屡被重提。不少人认为“术业有专攻”,学术领域有时的确需要偏才。孙见坤征服了教授的心,也摸到了大学的门,却“搞不定”招办的章。

  当媒体形成一边倒的时候,一向以打假著称的方舟子却以有别于复旦一方,又有别于陕西高招办一方的另一方观点参加了评论。方舟子评价孙“不仅无才无学,还无德”。方舟子称读《全集》,兼怀静安先生为打油诗,并指出《祭----纪念国父逝世八十五周年》是剽窃自秦孝仪《蒋公纪念歌》,《《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则为东拼西凑大路货所得。《祭----纪念国父逝世八十五周年》一文与《蒋公纪念歌》格式完全雷同,文字重复率很高,甚至整句完全重复。称孙10年阅读2000本古籍,速度超人,但其效果令人生疑。

  方舟子在抨击孙见坤的同时,还对复旦国学教授提出了质疑,“我们可以原谅一个没有才气的年轻人的狂妄,却很难原谅复旦那几位国学教授。当今国学水平之低再次超出我的想像。”

  然而在前一段时间默认媒体指责陕西高招办复旦大学却在这个时候否认8教授联名请愿之事。称从未称赞孙见坤是“国学天才”或“奇才”。指责个别媒体对复旦大学录取孙见坤事件的报道有诸多不实之处,向社会传播了不准确的信息。

  在这个时候知名网友“潘采夫”发出一则简短的微博:“请教方家,大家争说宋美龄,怎么出现了雷同卷呢?”文后,他挂上了三个网址链接,分别是孙见坤今年2月27日发表在个人博客上的《晕飞机的宋美龄为何成为中国空军之母》一文,师永刚、林博文所作的《宋美龄画传》(作家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节选,以及阳武所作的《桃花映面宋美龄》(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之《晕飞机的宋美龄为何成为中国空军之母》。

  孙见坤的父亲出面承认“见坤说这篇文章是在一个叫‘公主彻夜未眠’的QQ空间里看到的,他觉得好,就转载到了自己的博客上,并不是他原创的。如果原作者误以为他抄袭了文章,他表示真诚的道歉。”同时孙见坤已将包括这篇文章在内的几篇引发争议的博客文章删除。

  最终陕西省招办没有向复旦放档,孙见坤收到了二本学校山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孙见坤向学校申请改换专业,山西大学经过考察和沟通,将他安排到了初民学院文科试验班,希望能让他把文科基础知识学得更扎实。此前媒体报道,孙见坤在山西大学的学习情况很正常。

  本条新闻入选原因:

  撇开对孙见坤国学才能的评价,仅从高招录取规则来说,陕西省招办的做法从始至终并无任何不当之处,因为复旦事先设定的破格录取底线是一本线,孙见坤的高考成绩没有达到一本线,就不能被复旦录取。复旦大学坚持要破格录取首先是自己出尔反尔。而复旦大学,包括那些教授们后来的做法更是令人鄙视。当媒体大肆指责陕西省高招办墨守成规的时候他们一声不吭,似乎在静观媒体对事件的引导。当他们发现孙见坤暴露了一些问题的时候,却马上出面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让人们再一次对他们失去了信心。难怪方舟子先生也不愿意原谅那几位复旦国学教授的表现和他们的国学水平。

  七、异地高考启动调研

  2010年9月20日法制晚报报道,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异地高考试点工作,由各地自行提出,经审批后实行。据悉,今年有望正式启动相关办法的调研。

  据报道,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近日出版的《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一书中,对社会关注的不少热点问题进行详细回答。记者了解到,在调研试点基础上,待时机成熟,将试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异地参加高考。另外,统一高考为主的格局今后10年内不会发生改变,但在考试形式等方面将探索改革。

  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为制订《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教育部从今年起,在全国范围分区域、有步骤地开展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而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是今年教育部提出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点内容之一。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有一定工作基础、愿意先行先试的地区和学校,可以申报改革试点。每项改革都要提出试点方案,包括改革事项、改革目标、改革措施、保障条件、试点周期、需要的支持政策等内容。

  各地将试点内容报送教育部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按照分省申报、专家评审、协商论证、综合平衡、统一部署的原则确定,优先选择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支持力度大、示范性强的试点方案,综合形成国家总体方案。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曾表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到的制订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主要是指参加高考的办法。今年有望正式启动相关办法的调研,具体办法10年内可能出台。

  此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也曾表示,这一办法会选择二线城市先试点,因为二线城市随迁子女流入规模较小。

  另据新京报报道,11月25日在北京有9名在京外地家长代表及1名志愿者带着一万余名在京外地家长的签名,递交给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建议北京出台临时措施,允许外地考生在京报名,参加2011年高考。同时,呼吁解决外地借读生的高考资格问题。有关部门已接收了家长的《呼吁书》。

  本条新闻入选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流动的愈加广泛,异地高考问题已经成为各地政府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十分头疼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十分困难,但是又不能解决。“异地高考试点工作,由各地自行提出,经审批后实行”,“今年有望正式启动相关办法的调研”,就是政府开始投入关注的信号。因此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个问题已经在走到我们面前。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多,绝不是也不可能是政府一声令下,允许异地高考那么简单。要走的路可能还有点长。

  八、新浪重磅推出:最值得高三家长收藏的“十大博客”

  这是继梁挺福9月底推出《盘点2011版“十大名博”力助高三家长轻松成功》之后,由新浪教育频道官方出面推出的同类活动。两者推荐的博客有不少是重合的。略有不同的是,与梁挺福的推荐相比,新浪教育的推荐所顾及的更加全面,不仅考虑到高三家长在考生志愿填报、学习促进方面,同时还考虑到教育心理、职业规划、出国留学等方面的专家,以及推荐的博客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梁挺福或新浪教育推荐的这些博客是否能够在高三家长中不负众望,最有评价资格的不是推荐者,而是全国所有的高三家长。

  这“十大名博”是:

十大名博

  本条新闻入选原因:

  “十大名博”中的一些本身就是高三家长出身,他们最懂得家长们最需要什么,什么时候需要。一些首次经历孩子高考的家长,先从这些博客入手,会感到十分亲切,很容易入门。




相关报道:新疆今年举办两次新课程高考适应性模拟考试 2011-01-04 08:46:15
          盘点2010媒体十大流行语 高考加分入榜 2011-01-04 08:10:47
          2011年高考日程安排表 每月重要事件一览 2011-01-02 01:10:35
          高考加分缩水 “裸考时代”会来临吗 2010-12-30 08:50:20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关于 高考 盘点 我来说两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