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查找
才找到她和家人
本报记者在内蒙古追踪报道闫飞雪事件时,通过校方的配合,得知内蒙古闫飞雪的真实姓名叫闪凯雪。
那么,她真的叫闪凯雪吗?子翔等专案组警官在河南省调查期间,根据本报记者提供的线索,按闪凯雪这个名字所显示的身份证号上的地址,寻找其人及父母可谓费尽周折。
开始,子翔找到了新野县的一家伞厂,然而,该伞厂早已于上世纪90年代初倒闭而不复存在。在当地的村委会翻阅了几十年前发黄的一些户口登记表,查出内蒙古闫飞雪的名字本来是叫“闪克雪”,之后改名叫“闪凯雪”。这正好印证了本报记者的调查。
如何才能找到闪凯雪其人?专案组一时陷入了困境。“在河南,闪凯雪的户口也是独人独户,我们找了三天都没有线索,但是只要有一点蛛丝马迹,绝对不会放过。”在和本报记者的电话联系中,得知闪凯雪曾说她的父亲曾从丽江打过一个电话给内蒙古师范大学学工部的“呼老师”。那么,这个人是不是闫飞雪的父亲呢?
经过专案组调查,在丽江的一家酒店找到了那个电话号码,并通过公安刑侦手段,找到了这个中年男子。此男子当时在河南,他正是闪凯雪的父亲闪国年。
远在河南的子翔和李一光,通过公安信息网上显示的地址,找到了闪国年,发现闪凯雪一家三口竟然全部是“独人独户”,“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原来,在本报曝光“闫飞雪事件”后,闪国年知道事情败露,便从河南来到丽江找罗华献讨对策,“他说他付了钱,肯定要找罗了结此事,主要是身份证的问题。”而正如本报曾经报道的那样,闪国年给女儿的老师打电话就是告诉老师,女儿的学籍出了问题,他当然更清楚,女儿的身份证也是假的。
当专案组找到闪国年时,他坚称自己也不知道女儿究竟在哪里。
警方在河南调查期间,根据该线索,找到了闪凯雪及其父母。“闪凯雪哭着说她不能再上学了,她说父母也是为了她好,但父母的愚蠢害了她。”子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