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南阳> 产经>正文

淅川县:渠首绿色祭扫护水源

A-A+2014年4月8日07:59南阳日报评论

  本报讯 (特约记者夏季风)“以前采用放鞭炮、烧冥币等传统方式祭祖,各种祭品买下来,需要两三百元,祭祀后产生很多垃圾,还易引发火灾。这几年,我们一直采用植树祭祀的方式,安全文明又省钱,还可以为保护丹江口库区水质作贡献!”清明节期间,淅川县大石桥乡清风岭村的李忠山和老伴,在父亲的墓地周围种下十几棵竹柳,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

  据了解,在淅川县,像李忠山这样,改用绿色祭祀逝去亲人的居民不在少数。清明节前夕,记者看到李忠山父亲墓地周边区域已被群众绿化得一片葱茏。

  在丹江南岸的仓房镇党子口村,60多岁的陈女士和4个兄弟姐妹一起去扫墓。他们三四年前在坟墓周围栽的十多株小树,已经长大了不少,青枝绿叶,煞是喜人。几家人上坟也不再烧纸,只是给小树浇浇水,在树上挂上许愿卡等,把思念和心情“寄给”父母。陈女士说:“祭祖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心。每年看到树上长出的新芽,心情都格外好。看到一片已经成荫的树林,觉得这是逝去的亲人给后人留下的记忆,同时也为洁净丹江水作出一点应有的贡献。”  

  为了保护一库清水,近几年,每到清明节前夕,淅川县都号召群众破除丧葬陋俗,引导群众用绿色祭祀的方式寄托哀思。绿色祭祀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很多人抛弃烧纸祭奠的传统,选择栽植纪念树、鲜花祭等方式寄托哀思,在缅怀祖先的同时,还为库区留下了一片片绿色。

  移民:植下柏树寄乡愁  

    对于因南水北调搬迁的淅川移民来说,这个时日是他们心底深处回望故土、缅怀宗亲的特殊时刻,不管是搬迁几百里或者上千里外的移民,都带着浓浓的乡愁踏上了返乡的路途。

  “父亲、母亲,各位祖先,我们回来看你们了!”“爷爷、奶奶,孙儿回来了!你们好吧!”4月4日,站在已经消失的村庄后面山坡上的祖宗坟墓前,从平顶山赶回来的移民马国旗和儿子马雄伫立良久,泪水顺着脸颊滚落。

  “我们家原来在盛湾镇马山根村,2010年搬迁到宝丰县,已经4年了,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要赶回来上坟。”今年60多岁的马国旗说,虽然身在新家,可夜里做梦总是老家的情景。马雄还在淅川一公司工作,节假日时回宝丰。“今年丹江水库就要调水了,我们也知道保护丹江水的重要性,移民们千里迢迢搬迁不就是为了让北京人喝上干干净净的丹江水嘛,所以我和老爸一商量,今年清明节就不再烧纸钱了,我提前买了6棵柏树,今儿就把这几棵树种在祖坟上。”马雄一边说,一边用铁锨挖土坑。

  马国旗则提着一只水桶到山坡下的沟渠里提水。在两人的合作下,挖坑、培土、浇水等一气呵成,用了两个多小时时间,就把6棵柏树全部栽植下。  此时,父子两人已是满头大汗,马国旗一边擦着汗,一边望着远方的那条宛如玉带的丹江说:“今后这些树就要陪着咱老祖宗了,替咱们看护着丹江和老家。”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