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杨振辉 通讯员石建坤)日前,在淅川县老城镇石门村10万株红豆杉育苗基地,镇干部翟成敬指导村民为新出土的红豆杉苗木喷洒营养液。“为绿化荒山,涵养水源,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淅川千名党员干部争当生态产业建设排头兵和主力军!”淅川县县长赵鹏告诉记者。
两年前,老城镇开始发展红豆杉产业,但红豆杉育种周期过长,制约了发展速度。“我们通过研究,突破了红豆杉种子长达15个月休眠期的技术难关,做到随采随播,发芽率达90%以上,从而使淅川县红豆杉的育苗技术步入国内领先水平。”翟成敬说。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是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要地。为构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的“生态屏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该县采取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
该县建立党员干部生态产业绩效考核机制,出台生态建设考核实施办法,明确专职部门负责对各乡镇生态产业发展情况和县直部门服务生态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县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并作为评先评优、奖励惩戒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的参考依据。为把各乡镇党员干部培育成生态产业建设的专家,该县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办法,组织他们赴外地考察学习适宜本地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同时从浙江省聘请专家教授对各乡镇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
措施得当给力,党员干部发力,库区增绿添彩。毛堂乡新发展茶叶9600亩,万亩荒山披绿装;盛湾镇发展中农红优质软籽石榴6500余亩,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石榴种质基因库;寺湾镇在巩固传统桑蚕产业的同时,引进臻锐农业开发公司,大力发展油牡丹3000亩。近年来,淅川县新发展软籽石榴、金银花、薄壳核桃、玫瑰、红豆杉等32万亩,环库区建成了鸿森植物园、源科生物科技农业示范园等一大批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基地,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98.7万亩。
目前,淅川县生态环境日趋向好。环库区森林覆盖率达51.4%。丹江口水库水质最新检测评价结果显示,库区水体均达到Ⅱ类水质,始终保持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