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阔步前行】
目前虽正值酷暑,但对唐河市民来讲,置身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绿荫繁花之中,却能享受唐河河风带来的阵阵清凉。
这种“城市小气候”的形成,是唐河优化城市生态,推进新型城镇化献给唐河人的一份特殊礼物。徜徉在唐河中心城区、漫步在星级新型城镇、探访着美丽乡村都市,你会聆听到唐河县乡村三级联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铿锵足音。
“新常态下,加速形成‘中心城区引领、新型城镇带动、美丽乡村支撑’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是以城带乡、城乡共荣、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县委书记刘明杰说,“这也是唐河加速融入‘一带一路’中原城市群的必然选择。”
幸福新城:文韵绿魅 宜居宜业
一边是绿色浸润的滨河游览区,一边是高楼林立的商贸居住区;一边是项目扎堆的产业集聚区,一边是布局规整的行政文化区。今日唐河城区已经展现宛东次中心城市的绰约风姿。
这个坐落在豫鄂省际的中等城市,在“生态润城、文化承城、产业兴城”的前瞻决策下,以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50万的定位和建成面积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万人的发展态势,以建设省级园林城市、加快建设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三城联创”为载体,演绎出生态浸润、文化溢香、产业腾飞的新型城镇化和谐变奏曲。
生态润城,倾城盈绿。置身唐河两岸的十里生态长廊,生态之美瞬间扑面而来。唐河县委连续三年把“幸福家园创建年”作为全县中心工作的一条主线,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态环境,使唐河中心城区在框架大起来、功能全起来、商贸活起来的同时,快速绿起来、靓起来、美起来,从而实现城市品位的大提升。唐河城市生态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继完成唐河老城区文峰广场、职工游园、飞凤游园、文化广场、体育广场公共绿地铺设之后,唐河在旧城改造项目中启动了新辉广场、宝塔广场、飞天游园、水木澜山等10余个总投资逾20亿元的旧城改造公共绿地建设项目。如今的唐河两岸,湿地面积达到10.6万亩,城市绿化率已突破40%。
文化承城,文韵溢香。在唐河,一座座映入眼、铭于心的“文化坐标”散发出浓厚的人文气息:在唐河友兰湿地公园名人苑,可以体验以哲学泰斗冯友兰、考古学家徐旭升、文学家冯沅君等文化名流为主的名人文化;在冯友兰纪念馆,可以探究以近千年来民族思维最高峰的冯友兰哲学体系为主体的哲学文化;在革命纪念馆,可以瞻仰以李先念、黄火青和唐河革命烈士张星江、周邦彩等革命先驱革命事迹为主导的红色文化;在宝塔广场,可以感受以国保文物泗洲塔为见证的禅宗文化;在河南凤山石油地质博物馆,可以赏鉴唐河远古地质构造和人文景观奇迹……放眼唐河,即将完工的图书馆、博物馆、城市规划馆、唐州大剧院“三馆一剧院”工程,加速推进的宝塔广场建设项目等新兴文化标志性工程将成为唐河新的“都市文碑”。通过加大文化产业开发和文化设施投入力度,唐河先后建成和开建了20多个文化设施开发项目,形成了全面启动、多点支撑、交相辉映的人文态势。今年唐河投入资金近60亿元,推进以文化基础设施为主导的重点项目20多个,城市建设跨入投入力度最大、开工项目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产业兴城,产城互融。唐河把19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和商贸居住区、行政文化区一起确立为城市三大功能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高端平台,形成了以光电电子、装备制造为主导的新型产业集群。全县4万多名青年农民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在产业集聚区找到理想就业岗位,为唐河现代新城聚集了人气。同时,城区特色商业区托起的第三产业转化农民6万多人,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手。
唐河中心城区正以新型城镇化领航者的姿态站立在开放前沿。
新型城镇:晋档评星 同步崛起
晴空丽日,站在美丽的白玉山上俯瞰黑龙镇区,“三纵八横”的集镇格局尽入眼底,工业区、商贸流通区、文教卫生区、旅游观光区和行政服务区的合理布局规整明晰,一个产业支撑有力、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备、镇区管理规范的宜业宜居新型集镇精彩呈现。
黑龙镇是唐河禅宗文化旅游重点线路,蜚声全国佛教界的发山普化讲寺就坐落镇区,有着黑龙潭、黄龙潭一山两潭水色迥异的神奇传说。这个豫南文化名镇、交通重镇、矿产大镇、农业强镇业已成为唐河县重点发展中心集镇、河南省文明村镇先进镇、南阳市清洁家园行动先进镇、南阳市“四星级集镇”,见证着全县星级小城镇创建的丰硕成果。
“小城镇在全县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县长周天龙告诉记者,“要使全县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平衡推进,必须把小城镇建设提高到战略位置,以晋档评星为标杆,在科学规划上下功夫,在扩大规模上下功夫,在合理布局上下功夫,在完善功能上下功夫,在产业支撑上下功夫,在提高品位上下功夫,使新型城镇群体成为创业兴业、拉动就业的有效载体。”
唐河县按照“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总体要求,突出干线公路沿线集镇建设,升级改造主要街道,全面提升小城镇品位和承载吸纳能力。去年以来,创建省市重点镇4个、星级集镇14个,毕店镇成功申报为全国重点镇。
“过去我开着农机门市部还种着地,村里镇里两头跑。现在镇里生意好做,我不种地了,在镇里买了门面房,专门搞农机购销。”上屯镇开办海涛农机门市部的王海涛舒心地说。星级城镇铺路,农民洗脚进城——新型城镇已经成为唐河农民转市民的主要渠道。据统计,一年来,全县新增城镇就业89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万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8600人,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
“毕店镇的烟叶,桐寨铺的瓜,马振抚的旅游顶呱呱……”眼下,一个靠特色产业支撑发展新型城镇的全新格局迅速形成。依托特色产业,唐河全面推进城镇专业市场建设,实施万村千乡信息化改造工程,推进农超对接,农家店、连锁店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有了新型城镇,就有了商贸流通、项目招引、农业晋档、农民就业的新型平台。”全国重点镇毕店镇党委书记孙振群说,“毕店镇就是靠增强小城镇的承载吸纳能力跨入了全国重点镇行列。”
醉美乡村:表里如一 炫彩亮相
“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有效解决新型城镇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农民家门口的‘乡村都市’,也是全县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河按照“因地制宜、规划先行、试点引领、稳步推进”的原则,加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农民心中的“美丽乡村”是啥样的?正在果园里忙活的唐河县城郊乡果园村村民潘炳军说得实在:“在俺们眼里,村里又绿又净,设施齐全,致富有门,村民眼里有活儿、兜里有钱、面上有光,这样的村庄才叫美丽乡村。俺们村就很美,住在这里跟住城里没有两样。”正如潘炳军所言,作为唐河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的果园村,铺村道、装路灯、搞绿化、建垃圾中转站,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还通过发展绿色果品种植鼓起了腰包。
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唐河有500多个行政村。今年以来,唐河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着力改变农村面貌,加快富民产业发展,形成了点上有特色、面上有规模、整体大变化的美丽乡村发展新格局。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第一步。唐河在全县组建卫生保洁管理队伍525个,环卫人员7300余人,并投资5000万元新增购各类垃圾清洁设备,新建植物渗水处理系统2处,新建垃圾填埋场39个,其中,桐寨铺、张店、毕店、城郊等4个乡镇还新建有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三有”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在四个重点领域内(即以桐河、桐寨铺16.3万亩高标准永久性粮田示范区和示范区内42个行政村为重点,以全县100个美丽乡村中心示范村为重点,以“一心一环一片”为重点,以国道等主要交通干线和集镇环境规范化整治为重点)开展“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活动,全面推进整洁、舒适、优美村容村貌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确保美丽乡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推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唐河县不只满足于“外表光鲜”,更要让老百姓“兜里有钱”。该县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壮大规模农业的重要手段,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桐寨铺镇肖堰村毗邻312国道,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2014年,在镇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肖堰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大棚瓜菜种植,成功引进脱毒红薯品种,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000亩以上。并注册有“桐健牌”优质西瓜商标,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突破900亩,人均年收入15000元以上。短短两年,礼品西瓜、脱毒红薯等绿色瓜菜已成为肖堰村响当当的“金字招牌”,颇受南阳、湖北等周边城市消费者的青睐。因此,该村成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先行一步、先试一着的典型代表。
今年,唐河县首批开建的“表里如一”美丽乡村示范村65个,像桐寨铺镇肖堰村、城郊乡果园村、湖阳镇陈营村等个性鲜明、产业明晰、和谐幸福的美丽乡村不断涌现。其中马振抚乡前庄村被确定为国家级传统村落,毕店镇张心一村被确定为省级传统村落。
如今,唐河新型城镇化号角长鸣,在县域科学发展中引领着更深层次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