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 特约记者 杨振辉 通讯员 李菁 李雪山
寻常印象中,水泥厂的烟囱总是浓烟滚滚,厂区内灰尘扑面。
然而,淅川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却是另一番景象:厂区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车间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工人们穿着厂服来回巡查……淅川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牛晓明说,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感谢淅川“最美工匠”吴红印。
1998年9月,吴红印怀揣科研兴企的理想抱负,带着干事创业的激情梦想,大学毕业后放弃老家安阳工作,只身来到淅川。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吴红印主动要求到生产一线锻炼,做一个最基层的车间工人,先后做过模具工、设备操作工、机械维修工等,几乎把车间的所有工种干个遍,熟悉了各个工作流程。成熟起来的他崭露头角,慢慢进入公司领导视野,从班长、车间副主任、车间主任、公司总经理助理等,一直到2016年7月,被任命为公司副总经理。
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如何确保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兼得,是吴红印常常思索的问题。他组建团队,紧紧围绕影响生产系统设备运行和高产、优质、低消耗的瓶颈问题,不断进行攻关研发,引进了余热发电、粉尘处理新技术,拉长了水泥行业产业链,实现了资源“吃干榨净”:设备性能改善了,使用寿命提高了,劳动强度下降了,公司实现了资源、经济、环保、效益等四个方面的最佳结合,工艺水平和产品综合能耗达到了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年节能增效300万元以上,年均减少碳排放量0.5吨,减少污水排放200吨。
献身公司二十载,喜看硕果满枝头。2012年至今,吴红印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12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2012年12月,他提出并实施的“余热发电锅炉内导流装置开发”项目,获南方水泥杯技术革新类一等奖;2015年12月,又获凯盛杯技术革新改造类一等奖;2015年8月,再获中联杯技术改造类一等奖。
2016年9月,他入选“市高端企业生产管理人才信息库”。今年5月5日,吴红印被评为“最美淅川人”、“最美淅川工匠”,“我将继续发扬大国工匠精神,以钉钉子的坚强毅力,奋力攀登科技高峰,为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淅川奉献终生。”吴红印说。(来源:南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