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要发展,电力当先行。在新野县城郊乡郭营村,有着一位默默奉献31年的农村电工马红合。他今年55岁,1986年就任农电工。目前,他维护着郭营村和袁庄村共20个配电台区、49千米的低压线路,服务着两村7000多口人的生产和生活用电。
5月7日,记者到该村采访马红合时,国网新野县供电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姜晓华告诉记者,农电工马红合工作积极负责,是公司200多名农电工的标杆和学习的榜样。
马红合自从当上农电工以来,几乎每天都穿梭于乡村之间,奔波于田间地头,处理线路故障,解决用电难题,确保线路安全运行和用户的正常用电,为乡亲们默默奉献。该村16组的五保户郭玉春、郭玉兴弟兄俩,家境贫寒,生活艰难,由于用不起电,晚上只能靠煤油灯照亮。马红合每次想到这些,心里都很不是滋味。于是,在2006年6月份的一天,他自掏腰包从城郊乡供电所和街上购买了电线、电能表、灯具等电料,义务为他们布线、装上了照明电。
家用电器用得时间长了,损坏也不可避免,马红合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钻研的手艺拿出来,不管再忙、再累,都要抽出时间义务为大家修家电。由于他电器修得好,现在不只本村村民找他修家电,就是方圆数里地的村民也找上门来,也都有求必应、有难必帮。10多年来,马红合已义务为村民修理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近2000台。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孙纪山、曹国宏、刘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