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委书记李显庆(左三)调研项目建设 镇平县委书记李显庆(左三)调研项目建设](http://henan.sinaimg.cn/2017/0526/U10500P827DT20170526083121.jpg)
![镇平县县长艾进德(前排右二)了解企业生产 镇平县县长艾进德(前排右二)了解企业生产](http://henan.sinaimg.cn/2017/0526/U10500P827DT20170526083135.jpg)
![实施科技创新,做大纺织产业 实施科技创新,做大纺织产业](http://henan.sinaimg.cn/2017/0526/U10500P827DT20170526083148.jpg)
![加快电商发展,做强县域经济 加快电商发展,做强县域经济](http://henan.sinaimg.cn/2017/0526/U10500P827DT20170526083159.jpg)
初夏的镇平,万木葱茏,生机盎然。微特电机、中联水泥、新奥针织、豫龙纺织等骨干企业势头强劲,实现了产销两旺;金港节能建材、京翰红木家具、兆强精密光电、万隆城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这活力和动力让镇平县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崛起:2016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35亿元,增长9.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10元,增长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70元,增长8.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8%,突破8亿元大关。
县委书记李显庆说:“发展战略靠项目实现,工作思路靠项目落实,项目凝聚资源资本,项目决定前途命运。镇平县始终把项目建设摆在首位,树立项目工作理念,加强项目工作谋划,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镇平县委、县政府明确,今年是“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年”。要把注意力和兴奋点凝聚到经济领域项目上,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全面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
今年,镇平县将突出抓好工业领域神鹰二期、想念食品园、闪速冶炼、华晨汽配、三联发电、邦洁卫浴等20个重点项目和谋划的96个重大招商项目;突出抓好农业领域上辛营水库建设、土地整理等8个项目,规划建设万亩绿色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带;突出抓好现代服务业领域中国玉网、中国(镇平)玉大数据中心、玉交所、玉产业发展基金、玉文化产业园等18个项目;突出抓好民生领域县中心城区学校优化布局,新建1所高中、2所初中、4所小学。
开放招商
引进项目
树立开放招商的意识和大招商促进大发展的观念,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活动为载体,采用节会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商会招商等多种形式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同时动员各个单位部门和企业积极参与招商引资,服务招商引资,把各行各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全民关心招商、服务招商、参与招商的热潮,真正形成大开放、大开发、大引进和大发展的浓厚氛围。
围绕“一区一园、特色商业区、县城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返乡创业园”五大载体,突出上级投资、本土企业、回创人才、招商引资四个主体,既看项目个头,更看项目质量,努力追求投资有回报、产业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的发展。特别是围绕提升工业短板,紧紧盯住想念食品、闪速冶炼、汽车拆解等成熟意向项目,尽快落地建设。调动在外镇平籍人士推介项目、招商引资、回乡创业的积极性。
科技创新
提升项目
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企业更加注重科技研发,利欣制药、中联水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省级认定;神鹰装备在北京组建研发团队、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获得市级认定;微特电机、领驭机械、麦香源食品、新威防爆分别与江南大学、南阳师院、南阳理工、大连理工达成产学研合作,工业企业在竞争中强身健体。静脉产业园成为全省九个示范园区之一。第三产业长板更优,以玉为主,特色商业街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完成3大市场公司化改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30家。阿里巴巴、京东、云联乡村等落户镇平,一些新业态、新模式初见端倪。镇平县荣获“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称号。石佛寺贺庄村、石佛寺村入选中国淘宝村。全年全县各类商品网上交易额达50亿元,增长50%,电商发展指数居全市第一。镇平的玉雕、烧鸡、黄酒、莲藕、苗木花卉等特色产品搭上电商快车,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重点,培育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企业建立科技孵化基地、众创空间,配合县委组织部、玉管委创建“互联网+孵化器”的镇平众创新空间。目前镇平县真玉天地现代玉雕技术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镇平玉雕大师创意园被认定为市级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扎实推进百项科技创新项目实施。紧盯中联水泥南阳分公司、金润液压、利欣药业、微特电机和铭鑫斯迪奥5家企业的市级百项科技创新项目,聚力项目技术攻关,聚焦项目成果转化。各项目承担单位严格落实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进展顺利,5个项目全部结题,4个项目顺利通过市科技局验收。
加强产学研结合。以骨干企业为重点,推动企业产学研结合,新威机电等8家企业校企合作效果明显。其中,中联水泥南阳分公司与天津大学开展燃煤脱硫脱硝除尘技术研究、麦香源与江南大学开展速冻熟食面研究、金润液压与南阳理工学院开展多级液压缸、试压台研究等均强力提升了企业科研水平,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健全机制
推进项目
镇平县委、县政府成立重点工作推进、保障专班,确定重点项目分包领导和责任单位,明确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四专”推进(专题、专案、专班、专家)、“四单”管理(项目清单、时序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全面协调推进项目前期、资金筹措、开工建设及竣工投产等工作,确保圆满完成重点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按照“在建项目抓进度、新建项目抓开工、成熟项目抓落地”的要求,严格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对新开工项目,逐项明确前期工作进度、时间节点,落实责任,包干推进,争取尽快开工;对续建项目,按照进度时限要求倒排工期,加快建设进度,加大投资强度,争取早投产早达效。
强化要素
保障项目
按照精力向重点项目集中、资源向重点项目配置、政策向重点项目倾斜的要求,加大对重点项目在人才引进、土地使用、市场准入、用工等方面的支持,提供“保姆式”服务。实行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办事手续,公开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对重点项目的报批事项优先从快办理,力促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严格督导考评。突出责任、任务、进度、督查四个关键环节,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的督查力度,定期到项目现场查看项目进度,并根据项目完成投资及形象进度、项目投资额度和项目月报报送情况,每月对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排序、通报,做到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序、一月一通报,确保按时间节点高效推进。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镇平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紧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这个总目标,勇担反恐维稳、脱贫攻坚两大责任,构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诚实守信社会生态、山清水秀自然生态“三大生态”,实施“工业立县、科教兴县、商服活县、依法治县”四大战略,深入开展“三比三看”活动,在建设如花似玉大美镇平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今天的镇平,已经焕发出了新的光彩,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吹响了向更高目标进军的嘹亮号角。
行动计划
落实项目
“1”,即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今年把项目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一切工作项目化,开展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年活动,用项目成效考察干部、锻炼干部、检验干部、使用干部,以项目建设论英雄,以项目进度看成效,通过项目建设的大突破实现县域经济的大转型、大发展。
“2”,即用好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两个动力。全面落实中央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农业农村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用改革红利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把科技强县作为核心战略,抓实抓牢企业创新、人才创新、科技创新三大要素,内引外联,人才回归,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加强创新合作,引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第一个“5”,即抓实“五大载体”。以“一区一园”为载体,把工业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立县、振兴工业战略不动摇,重视工业、研究工业、服务工业,炒热企业、聚力企业,补强工业短板;以特色商业街区为载体,以争创全省‘十快’为目标,一业为主,多业经营,丰富业态内涵,推动玉文化玉产业转型升级;以中心城区为载体,坚持以产兴城、以文塑城、以水活城、以绿靓城,推进建设提速、管理提质、宜居宜业,打造具有镇平特色的高端教育、高端医疗、高端购物休闲中心功能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乡镇返乡创业园区为载体,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争创全省示范园区,引进一批产业支撑项目,提升乡镇综合实力。
“3”,即“三大战略”。实施“互联网+”战略,坚持“统联用效”,倾力抓好跨境电子商务、电商扶贫、电子商务进农村、政务服务信息化、社会治理信息化五大工程,用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实施“玉+”战略,树立融合就是发展、融合就是创新的理念,实施“玉+互联网”、“玉+旅游”、“玉+文化”、“玉+健康养生”等,拉长产业链条,打响中华玉都、世界玉都品牌;实施“金融+”战略,学习金融、研究金融、用活金融,推进“金融+招商”、“金融+扶贫”、“金融+基础设施”,以融资规模扩张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第二个“5”,即强化“五大保障”。一是开展土地收储。建立用地计划精准对接、报件前置要件联审联批、专班推进、报件跟踪、效率考评和市场化服务“5+1”报批机制,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二是加大融资平台和担保能力建设。加快有效资产“打包变现”步伐,做实9大投融资平台;建立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玉文化三支基金;创新政银企合作模式,打造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的融资新格局。三是优化服务环境。开展政策落实进企业活动,扎实推进网上审批、联审联批、多证联办服务模式,着力构建“亲情”政商关系。四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开工建设中州大道西延,启动南阳到镇平快速通道项目,规划县城外环线,构建支脉相连、循环贯通的交通体系。五是守住底线。守住脱贫攻坚、生态环境、民生事业、社会稳定四条底线,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胡少佳)
统筹:镇平县委宣传部
执行:赵甫 杨晓申 李仰峤
摄影:张卡申 刘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