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高波)
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家长们永久的话题,“校内差,校外补”是家长们常用的手段。培优班、强化班、衔接班……各种名目的培训班,套牢了无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
最近我市城区的杨女士就因为女儿补课的事发了愁,“因成绩较差,孩子从初一下学期就开始在外面补课,一个多学期花了一万多,到现在也不见有进步。”
校外培训班随处可见
乐乐的英语比较薄弱,妈妈就把他送到了我市城区新华路的一家英语培训机构。记者看到,该培训机构位于一个老旧小区,在该小区的一栋三层红砖楼里,挤满了大大小小几十家培训班,有英语班、美术班、书法班、电子琴班、珠心算班……真是不少。这些培训班大都是一间教室、一块黑板、一两个老师、几十个学生。
“租个房子,买些桌椅,就可以招生营业了。”一名学生家长打趣说。像这种隐身于住宅小区居民楼的培训机构,在我市遍布大街小巷。
跟乐乐不同,东东上的“一对一”培训班在中州路的一家宾馆内,装修豪华,可谓是培训机构中的“高大上”。培训班内一尘不染,空调等一应俱全,老师们面带微笑、统一着装,仿若一个专门的营销机构。
培训费用是无底洞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现在上个好点的培训班,想不到都这么贵。”家住梅溪路的刘女士咨询了城区几家培训学校后,连连感叹。
刘女士首先去了位于文化路中段附近城中村的一家培训学校咨询,尽管一个月500元的费用让她觉得完全可以接受,但看了教学环境后,刘女士又打起退堂鼓。
“完全是那种老房子改造的,一间屋本来就不宽,还要坐几十个学生,进去就感觉压抑,这样的环境我不放心。” 刘女士称。
接着,刘女士又去了一家专业做“一对一”培训的机构。“别的啥都满意,但价格太贵,一个学期下来花费上万元。”刘女士很是纠结。
记者来到了刘女士所说的这家培训机构,该机构的老师告诉记者,他们“一对一”辅导的收费不算高,一课时100元(一课时为40分钟),前来培训的花销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我们这采取预付费制,培训课时达到一定数量会享受优惠,这样更划算。有的家长已经给自己的小孩制订了从初一到高三6年的培训计划,优惠折扣下来需要8万多元。”
“这是个无底洞,只要舍得投入,几十万元都能花。”一名学生家长称。
补课效果不尽如人意
记者调查显示,家长给孩子不停报课外辅导班,大概有以下几种心理:别的孩子去补了,自己孩子不补,岂不是又输在“起跑线”上了;休息的时间,玩也是玩掉了,不如给孩子报些辅导班巩固知识;给孩子报了辅导班,要是学习成绩再上不去,就跟家长没关系了。
那么,培训效果如何呢?
经过询问多名参加过培训班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记者认为,受诸多因素制约,决定了高额补课费和家长预期回报不会成正比,甚至会出现越补越差的情况。例如,很多孩子未必能适应课外辅导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少孩子并非是发自内心愿意补课,培训机构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等。
在此,记者提醒学生家长,孩子成绩不理想,更多的在于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爱阅读。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掌握方法,内心不够自信。
补课,不如补习惯。好习惯从听课、做作业开始。
当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有压力的事,好成绩也就水到渠成。到那时,孩子如果觉得自己学有余力,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特长有针对性地上辅导班补课。
记者感言
不能以教育的名义做生意
□高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培训机构人员“重营销、轻教学”,把培训当成生意来做,夸大自己的教学优势,夸大学生的缺点,已经忽略了教育是用来培养人的,取而代之的是用教育来榨取学生家长的血汗钱。
教育的本质意义是育人,做教育不是做生意,培养人才是最终目的,知识水平高的(培训机构)教育者应该注重“生财有道”,不能把教育和生意混为一谈。
尽管培训机构的投资主体来自社会资本,但它在公益属性上和公办教育殊途同归,同样应该承担着教书育人,塑造孩子人格、价值观、世界观的重任。其运作引入企业模式,但“生产”的毕竟不是超市、商场上陈列的商品,而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下一代,这里面应该有纯洁高尚的感情和理想。(来源:南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