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新浪河南> 南阳> 教育>正文

南阳乡村教师毛金胜:耐得住平凡 守得住繁盛

A-A+2017年3月29日08:37南阳 晚报评论

  是什么,让他先后多次放弃回城机会,坚守在农村小学? 是什么,让他从千万教师中脱颖而出,荣登人民大会堂? 以校为家的乡村教师毛金胜——

  耐得住平凡,守得住繁盛

2015年6月1日毛金胜(前排中)参加第七次全国少代会2015年6月1日毛金胜(前排中)参加第七次全国少代会
毛金胜在课堂上毛金胜在课堂上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 全媒体记者 王秀云 刘 娜 文/图

  学生未到校的清晨或已放学的傍晚,毛金胜爱一个人在学校附近转悠。

  大地回暖的春天,乡间一派生机勃勃的模样:如毯的麦苗,正在使劲拔节生长;金黄的油菜,挺起满枝密实的黄花;交错的沟渠上,桃树扮着灼灼红装;就连校园内那棵与父亲同龄的老杨树,也抽出了满枝的嫩芽……

  春风从田埂上刮来,翻过操场的围墙,摇动校内的松柏,吹开办公室没有关严的窗户,也吹醒毛金胜尘封多年的记忆……

  19年前,师范毕业时,他放弃城镇的工作,执意回到这片贫瘠的土地执教。19年中,面对一次次回城的机会,他一次次选择放弃。19年间,他从一位普通的老师荣升为宛城区黄台岗镇尤桥中心小学的校长。虽然任教只有19年,在这所学校里,他其实已经生活了30多年。

  学校是他的故乡与田园,也是他的乡愁与梦想。

  这处园子里,深藏着一位农民之子对农村的逃离与回归,也诉说着一位乡村教师对教育的坚守与情怀。

  跟随今天的晚报讲述,倾听乡村教师毛金胜的教育往事。

  来到人民大会堂,受到习总书记接见—— “那天,我真的很自豪”

  农村老师少,教课任务重,常常是,一人教多科,一人兼数职。

  尤桥中心小学,代管黄台岗镇两个偏远的教学点——包营教学点和闫寨教学点。2000年前后,“村村通”工程尚未实施。在完成本校任务后,毛金胜常常骑着车子,穿过十多公里坑洼不平的土路,赶到教学点授课。

  “从自行车、摩托车到现在的汽车,摔跟头、掉沟里、爆车胎,都遇到过。”他挠了挠耳边的头发,笑着说,“其他老师也这样,没听谁说过有啥不满。有学生可教,对老师来说,是件好事儿。”

  选择了,就要坚守,不讲代价,不忘初心。这是毛金胜给同事留下的印象,也是他一直践行的诺言。

  在副校长尹应喜看来,不管是当普通老师,还是如今任校长,毛金胜都没有丢掉这两点:严谨细致,努力上进。

  教书的这19年,大专毕业的毛金胜自考了两个本科学历和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是全校第一个评获中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曾先后被评为全市小学语文、数学骨干教师。

  坚持与努力同行,历练与收获共生。职称与职位的提升,他再次面临回城的机会。何况,他的妻子在城里工作,孩子也在城里就读,家人也希望他离得近些。但一想到这处12000多平方米的校园,想到朝夕相处的17位老师,想到怀揣梦想的400多位学生,想到奉献了一辈子还要留下来帮忙看门的父亲,他感到了不忍。

  2016年,有实力、有机会的他,放弃人生最后一次通过公开选调的回城机会——选调的年龄限制一般是40岁以下。“这样更好,能安心守在这里了。”谈及别人眼中的错失与遗憾,他坦然地说。

  幸运不会对坚持无动于衷。2015年的六一儿童节,是他回乡教书的第17个年头。因十多年如一日地培养少先队员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在传统文化教育和红色革命教育方面表现突出,毛金胜作为农村学校少先队辅导员,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真是没有想到。”回想起与总书记一起戴着红领巾,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齐聚一堂的情景,毛金胜依然难掩激动之情,“那天,我真的很自豪。”

  任教19年,在学校住了30多年—— “这里,更像是我的家”

  看惯了城市小学校园的拥挤,再行走尤桥中心小学,让人忍不住赞叹校园的大与美。

  “我小时候,学校四面是渠,渠里有水,水岸是树,树旁是田,非常美丽。”大步走在松柏掩映的校园内,40岁的校长毛金胜自豪地说,尤桥中心小学是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他的父亲毛书祥,自上世纪70年代初就在这里教书。所以,沾父亲的光,自读一年级起,他就住在校园内。这一住,就是30多年。

  从那时至今,学校经历了土坯房、砖瓦房、楼板房到两三栋教学楼的历史变迁与建设蝶变,离开这里又回到这里的毛金胜,都是其见证人。

  “这里,更像是我的家。”穿梭于教室与教学楼之间,他说,“这也是我始终离不开这里的原因。”

  犹如每个农村孩子一样,逃离贫穷又落后的故土,一度是毛金胜的梦想。

  他印象最深的,是过去家里穷,买不起胶鞋穿,学校周围水又多。1995年,他离开这里,到南阳读师范,周末回来,逢下雨天,他就得把鞋脱掉拎在手中,赤脚扛着自行车,步行两三公里,走到大路上,在河沟里洗洗脚,骑上车子去南阳。如此,可省两块钱公交费,也可免脚上的鞋被沤烂。

  所以,1998年,师范毕业后,他有机会被分到城里与镇上。一度,他也想当一个城里人。是父亲的话,让他改变了主意。“你不回来,过好的是你一个人。你回来,受益的是几代人。”瘦小的父亲撂下一句话,让他自己选择。

  他想到乡亲们的热忱与狭隘,想到故乡的美丽与落后,也想到自己的渴求与梦想,最终决定:回到农村来,回到家里来。

  回来任教后,他才真正体会到农村小学的艰难和乡村教师的不易。

  从1998年至今,19年一晃而过。校旁的麦田绿了黄,黄了又绿。校内的杨树,叶子落了又生,生了又落。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们,从这里走出去,读中学,读大学。唯有他和父亲,一直守在学校里,不管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雪雨。

  农村教师,最难得是甘于平凡—— “耐不住寂寞,请不要当老师”

  父亲曾对毛金胜说,老师是份良心职业。教书这些年,他没有忘记这话,也一直力求做到每件事问心无愧。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多。尤桥中心小学也不例外。毛金胜不仅自己做到,还要求每位任课老师,在课堂上把疑点难点讲透,在校园内尽量把该辅导的作业辅导完。因为,一旦学生回了家,遇到问题极大可能无人求助: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爷奶多半年事已高,且没有什么文化。

  他也反对老师办辅导班:“私心一旦多,公心就会少,就教不好书。”身为一校之长,他如今仍教着课。有年轻大学生通过招教考试分到学校来,得知身为校长的毛金胜,还担着一门主科两门副科的教学任务,直呼“太累了”,硬是不愿来上班。也有些新老师,来乡村教两年书,只为赶紧调回城里去。

  “我理解年轻人的心,但学校总留不住人,也让人很难过。”他诚恳地说,农村学校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下得来,留得住”的老师少,一些老师只是把农村学校当成进军教育、回城上班的跳板;二是,男老师少,一些学校的男教师只有一两个或者一个也没有。

  “一个社会,最优秀最智慧的人,应该在校园内。”他顿了顿说,“因为,学校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地方,老师是打开智慧之门的先驱。”

  同时,他也说,老师也是普通人,要吃饭穿衣,要养家糊口,还要与清贫与愚昧做斗争。但,真正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农村教师,一定要甘于平凡,乐于奉献。“耐不住寂寞、抵不了诱惑的人,请不要当老师。”他说。

  每年寒暑假,他都和70多岁的父亲一起留下来看校。没有了琅琅书声的校园,显得有些空荡和寂寥。天气晴朗的夜晚,坐在操场上,能看见夜空的繁星,听见田地的虫鸣。爷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能从学校的建立一直说到如今的现状……

  他说,那个时候,是他内心最安稳最丰盛的时刻。②4

  来源:南阳晚报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