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二中 薛菊

薛菊 中学一级教师,2013年获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2016年获“中国好教育”中原联盟组织的“同课异构”大赛特等奖,多年担任高三圆梦班、英才班教师,成绩显著,被评为市学科先进教师。
化学学科理论多、实验多的特点和高三冲刺阶段的时效性要求我们现阶段要稳住根本,找准提分点,并采取有效跟进措施。
一、以“纲”为纲,纲举目张。“纲”即考纲,要充分认识到考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考纲已明确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及样题等重要信息。所以,要对考纲中必考及选考内容中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进行梳理,对概念和理论的内涵、外延及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整合。
二、以“本”为本,整合知识。“本”是指课本、教材,高考试题是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最终落脚点是课本。学习过程中凡遇疑惑就看课本,必要时找老师帮助,这样结构化的知识才能有效地被利用。同时对每一部分知识总结时建议要有明显的线索,这样,考试时信息易被激活。
三、以“题”固本,提升能力。
1.认真对待学校组织的每次考试。只有认真地对考试进行分析,考试才有价值。
2.做好错题分析,屏蔽掉每次都做对的题,认真分析总也做不对的题,找出两个提分点。第一个错因是知识疏漏,需扫除盲点。在已总结的该块知识旁边批注新增内容并做特殊标记。第二个错因是会而不对,要重点对待。这类题需深入挖掘找出原因:是审题不清,还是信息提取整合不好?是迁移不好,还是答题不规范?找出错误根源,考生所犯的错误,往往就是出题人设置的陷阱。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录,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可将错题整理于错题集,隔段时间再做),看看哪些毛病已经“痊愈”,哪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努力在复习的过程中达到“做必对”。
3.利用好高考真题和考纲中的样题。这些都是高度吻合考纲、含金量很高的题。必要时还可以整合分类,拼成专题再练,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有助于调整心态,平时把真题当练习,高考做真题就如同练习了。(来源:南都晨报)
查看评论 0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