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南阳> 要闻>正文

南阳:南水北调中线水龙头

A-A+2014年10月27日07:58南阳日报评论

压题照:壮观的渠首陶岔。本报记者 崔培林 摄压题照:壮观的渠首陶岔。本报记者 崔培林 摄

  本报记者 贾林伟

  倘若把丹江口水库比作“大水缸”、把千里长渠比作“输水管”,那么陶岔渠首则是接通水源与水管的“水龙头”。俯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277公里总干渠犹如一条蓝色长龙从北京蜿蜒南下,一头扎进丹江口水库的碧水里。这里就是渠首所在地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是丹江口水库最北端的中线工程取水口。无论是“渠首”,还是“龙头”,诠释的都是南阳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特殊地位和关键作用。

  南阳是当代中国重构水资源网络的新起点。

  中线渠首枢纽工程简称“中线渠首”,坝高170多米、宽约100米,矗立两山之间,碧水蓝天映衬之下犹显雄伟壮丽。作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输水总干渠的引水渠首,它担负着向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输水的任务,是南水北调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只要大闸开启,清水便可自流北上,堪称世界水利一大奇迹。中线渠首枢纽工程所在——陶岔,虽名不见经传,却是南阳与南水北调两次交集中最清晰的记录者和最有力的见证者。第一次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丹江口水库建成后引汉渠首建设被提上议程,近期为丹江口唐白河灌区服务,远景为南水北调服务,从那时起伏笔已经埋在了南阳这片神奇土地上;第二次交集已是新世纪,2009年12月28日至2012年10月7日,新渠首大坝建成登上历史舞台,从此掀开了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新篇章,勾勒出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中华水网”美好蓝图。由此,南阳历经半个世纪成为现代中国重构水资源网络的新起点。

  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主战场。

  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零公里处”,是中线工程建设主战场,其中突出的“四大最”颇具说服力。第一是任务最重,既有移民迁安的“硬骨头”,又有水质保护的“持久战”;既有通往京津的总干渠工程建设,又有分流到县区的配套工程建设;既有工程建设,又有膨胀土试点任务。所以,南阳是全线工作任务最重的省辖市。第二是干渠最长,南阳段约185.5公里(含邓州),占河南省境内长度的四分之一、中线全线长度的七分之一,同时配套工程180余公里。第三是难度最大,南阳段各种交叉建筑物密集,布置渠首大坝、渡槽、桥梁、倒虹吸等328座,其中铁路桥梁4座、公路桥梁185座,平均每公里有近两座建筑物,远远高于全线平均数。从施工技术看,白河倒虹吸地下水位高,翻越伏牛山和桐柏山之间的垭口难度大,特别是膨胀土处理、湍河渡槽等都是世界级技术难题。第四是工期最紧,因为总干渠建设次序是自北而南,黄河以南全线开工最晚,南阳在黄河以南开工最晚,配套工程也是如此。

  在这场与时间、与困难的较量中,南阳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不仅铸就了千里长渠“渠之首”的世纪工程,更树立起了南水北调“大龙头”的时代丰碑。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