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载体树导向 聚焦聚效抓落实
科学高效发展绩效评价工作,是市委按照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积极适应新常态的创新之举,是强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务实之策,是落实“一统四抓三关键”总体部署和“一优一高一稳定”工作方针的战略决策,更是确保南阳全面如期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自2013年7月份实施以来,特别是去年新的评价体系出台之后,各级各部门把绩效评价作为明确发展思路、推进工作落实的重要载体,履职尽责,忠诚担当,抓工作的力度明显加大,促发展的劲头日益高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在实践中凸显了绩效评价工作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有力推动了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建设!
一、团结干事的导向越树越鲜明
导向就是引领,导向就是方向。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绩效评价在全市上下树起了正确的工作导向、干事导向,有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心思用在忠诚担当、团结干事、务实为民上。
2014年的绩效评价体系,在指导思想上,既看“显绩”更重“潜绩”,从最初的“三高三低三优”,上升到统筹推进“五个文明”和党的建设,进一步丰富了绩效评价体系的内涵,为推动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提供了总遵循、明确了“指挥棒”、树起了“风向标”。在评价事项上,突出关键性、带动性、导向性,对各县区的考评内容,设定了经济发展、双基双治双安、生态文明建设、特色化发展、差异化及重大专项五个板块;对市直各单位的考评内容,划分了核心业务指标、完成重大工作任务和作出重大贡献、服务基层和作风评议三个板块。在工作机制上,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建立了市科学高效发展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总负责、市绩效办牵头组织、各个监控单位分头管理的推进机制,实行月分析、季总结和季通报、年终总评,激发了干劲,调动了积极性,推进了工作落实。
绩效评价重结果,更重过程,表明了市领导班子“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发展决心,杜绝了“平时不努力,年底抱佛脚”的惰性心理,在各级党员干部中树起了“不比基础比发展,不比条件比变化”的正确导向,极大地引导各地各部门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创先争优、竞相发展。
二、引领发展的“指挥棒”越用越有力
绩效评价“抓纲带目”,是市委推动工作的“指挥棒”,是实现全市“一盘棋”的坚强保障和重要载体。各地各单位在“指挥棒”的引领下,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重要部署,以加快项目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以促进安全和谐确保社会稳定,以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干出了一个个亮点,形成了各自特色,聚合了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
新开工(竣工)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共上报新开工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87个,通过认定1029个;上报竣工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61个,通过认定517个。从投资规模看,计划总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9个,投资额度最大的是宛城区北辰宏图置业项目(计划总投资40亿元);累计总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12个,投资额度最大的是镇平县玉雕湾商贸城一期项目(累计总投资26亿元)。
新增“四上”企业明显增多。2014年全市共上报新增“四上”企业1370家,通过认定1199家。其中,唐河县(161家)、南召县(131家)、社旗县(126家),分别居10个县的前三位;卧龙(68家),居6个区第一位。
社会事业及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类项目推进较快。各县区共上报社会文化事业及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类项目2669个,通过认定2333个。其中,淅川县(331家)、西峡县(287家)、新野县(277家),分别居10个县的前三位;卧龙(86家),居6个区第一位。
三、落实求效的作风越来越扎实
绩效评价以年度重点工作指标为纽带,点、线、面结合,倒逼传压、定期通报、排队亮相,考出了各级各部门的好作风,评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新形象。
运用“指挥棒”抓落实的氛围浓厚。从党委各部委、群团组织,到政府委局,再到县区,进而到乡镇、街道,都能够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紧紧围绕市委“指挥棒”来思考工作、谋划工作、推动工作,形成了“人人讲绩效、绩效促落实”的生动局面。西峡县坚持把绩效评价作为落实市委“一统四抓三关键”总体部署的“风向标”,主要经济指标均完成市定目标,评价结果连续两年居10个县首位。镇平县坚持把绩效评价作为抓落实的总抓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2014年度评价结果上升了三个位次。市公安局以“双安”为目标,以反恐防暴为主线 组织开展了打防控“平安一号”等专项行动被公安部授予集体三等功,被国家禁毒委员会授予“2014年度全国禁种产毒工作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态势喜人。各县区根据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的功能定位,结合自然禀赋和发展实际,按照功能性、支撑性、示范性的原则,明确了各自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形成了在全国全省有影响、有地位的工作亮点。西峡县老界岭·恐龙遗迹园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是南阳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景区。内乡县大力推进“一山一衙”景区联创5A,规划最终文本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唐河县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连续十一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卧龙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全省第二个综合保税区,标志着我市对外开放有了新平台、跨入新阶段。宛城区加快推进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核心区建设,成功入围河南省经济开发区。淅川县“保水质迎通水”工作成效显著,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森林覆盖率和年度造林面积分别居全省县级第一。镇平县以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区为契机,玉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高新区中关村南阳科技产业园、水科技产业园建设步伐加快,京宛合作得到进一步深化。
完成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积极主动。市四大班子办公室及常委部门充分发挥参谋、协调、督办、服务职能,全方位参与特色主导产业培育、扩大开放、中心城区“两度两力”提升、“三区”建设、迎通水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改双优”、“三亮三评”等重点工作,有力推动了南阳转型跨越发展。市财政局面对增收难度不断加大的困难局面,紧盯全年目标任务不放松,千方百计确保收入平稳增长,2014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超过全省增速0.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总量由全省第4位上升到第3位。市人社局积极做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工作,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市检察院以执法办案为中心,通过积极参与法治南阳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工作,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保驾护航。南阳供电公司全年完成电网投资14.3亿元,创历年最高,同时全力服务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产业集聚区建设、抗旱救灾等工作,确保电力可靠有序供应。
四、科学考量体系越评越深入人心
绩效评价坚持“客观公正、考准考实、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的要求,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明纪律,把“阳光运行”贯穿绩效评价始终,切实做到评价标准、评价过程、评价结果“三公开”,激发了动力,鼓足了干劲,社会反响良好。
评价体系更加规范科学。在市委常委会和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市绩效办坚持发展、主动作为,结合新常态、新形势、新要求,按照“抓纲带目、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差异”的原则,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反复讨论、完善提升。在体系制定阶段,市绩效办共组织专题会议14次,市委主要领导参加8次,市委常委会集中研究4次,绩效评价体系先后修改36稿,用实干苦干的精神保证了绩效评价体系更加科学有效、更加务实管用。
评价过程更加客观公正。各级各部门不仅把绩效评价作为事后评价激励制度,也作为抓落实、促发展的事中监督机制,坚持“一线工作法”,达到了优者更优、弱者变强的效果。在数据采集上,进一步优化工作节奏,由“月上报”调整为“季上报”,为全面准确反映工作实绩奠定了基础。在督导调研上,由市四大班子领导带队,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一线,现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市委书记穆为民、市长程志明等四大班子领导分别带队,先后深入分包县区、分管战线,力促各地做优长板、补齐短板,真正使绩效评价成为促发展、抓落实的“定盘星”。在分析研判上,结合“一优一高一稳定”年度目标的推进情况,对县区逐一分析问题原因、逐项研究对策措施、明确工作努力方向,形成了25期专题通报,集中反映了各地的发展情况,为市委作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用好《南阳日报》“绩效评价促落实”栏目,真正使绩效评价成为落实作风建设“四句话”要求的生动实践。
结果运用更具说服力。用表彰奖励倡树正气。根据宛办201424号、宛办201430号等相关文件规定,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对2014年工作成绩突出的西峡县、市委办等95个单位进行表彰,对获得优秀奖的4个县区各奖励100万元,对获得先进奖的4个县区各奖励50万元,对获得先进奖的35个乡镇各奖励5万元,对获得差异化及重大专项奖的县区或单位各奖励20万元,树立了工作导向、迸发了干事激情。用警示约谈鞭策后进。严格制度执行,对重点工作评价排序靠后的县区和市直单位,市委常委集中对后进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督促正视问题、找准不足、细化举措、迎头赶上,尽快形成大干快上的生动局面。用绩效评价衡量干部。市委常委会高度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始终坚持把绩效评价作为推动工作的总抓手,作为检验工作、鉴别干部的一把标尺。市绩效办与市委组织部积极沟通、反复研究,报经市委常委会同意后,把绩效评价结果与班子考核、干部使用挂起钩来,让“干”与“不干”不一样,真正形成“指挥棒、风向标”。
实践证明,绩效评价考准考实了各级各部门的工作绩效,符合中央关于改进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政策要求,符合省委关于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精神,为建设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