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新浪河南> 南阳> 要闻>正文

关于南阳市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

A-A+2016年12月12日08:03南阳日报评论

  省十次党代会和市六次党代会指出:脱贫攻坚是重大政治任务,要集中全部力量,拿出超常举措,坚决打赢这场硬仗。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召开专题议政常委会议是市政协年度工作重点。今年以来,市政协广泛动员,全力投入,深入基层察看,进村入户帮扶,召开座谈会研讨,外出考察取经,全方位调查研究,对我市脱贫攻坚进展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总结扶贫工作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

  (一)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目前全市12个县区中有7个贫困县,占全省53个贫困县的13.21%,其中淅川、南召、内乡、镇平是秦巴山片区县,桐柏、社旗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方城是省定重点县。截至全省第三次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回头看”活动结束封网,全市有重点贫困乡镇175个,贫困村713个,贫困户17.2万户,贫困人口46.2万人,居全省第二位。

  我市贫困人口有以下特点:一是贫困程度深。二是分布区域相对集中。我市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阳盆地周边区域俗称“盆沿”的地方,主要分布在伏牛山、桐柏山和东部岗丘“两山一岗一库区”区域。三是生产生活条件差。贫困地区位置远,居住散,资源匮乏,交通、水利、人畜饮水、用电、教育、卫生、文化等各方面条件较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全市平均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四是致贫因素复杂。全市17.2万户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9.56万户,因残致贫1.13万户,因学致贫6926户,因灾致贫2699户,因缺技术、缺土地、缺劳力等因素致贫的户数占32%。按照省政府要求,我市所有贫困县要在2019年前全部脱贫摘帽,这使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更显时间紧迫、任务繁重、难度很大。

  (二)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行动快、措施实、效果好。近年来,特别是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市之力,主动担当,精准发力,奋发作为,脱贫攻坚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1.大员上前,率先垂范。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立下军令状,大员上一线,切实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的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县、乡、村分别成立相应班子,各级党委一把手担负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责任。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开展“三带三帮三扶一兜底”活动方案》等18个文件措施,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遵循和制度保障。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市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市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等16次,力促扶贫攻坚深入推进。市委书记穆为民、市长霍好胜及市四大班子领导率先垂范,深入贫困村、户,查实情、议方略、谋实策。目前,机构完善、制度健全、工作有力的领导格局已经形成,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保障。

  2.精准对标,决胜初战。认真落实中央、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和我市“一精准五有三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和关键措施,以精准识别为基础,以精准施策为重点,以精准考评为动力,工作成效初步显现。一是精准识别,扎实细致。全市连续组织开展了三次精准识别“回头看”,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程序,对全市所有的贫困村、贫困户进行了“拉网式”全面复核排查,确保不漏一人、不错一户。截至7月10日,全市共识别录入贫困户17.2万户、贫困人口46.2万人,顺利通过国家审计署抽查验收。二是精准施策,效果初显。在精准识别基础上,抓住“因人分类、精准施策”这一关键举措,根据致贫原因,锁定脱贫需求,编规划、制方案、定措施,确保有人帮带、有项目扶持、有政策兜底,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具体到人。在政府保障兜底扶贫上,在全省率先将五大类13.2万贫困人口分类别移交至民政、教育、卫计、人社等部门政策保障范围,通过“输血”,实现兜底脱贫。在产业扶贫上,将中央、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全部用于有劳动能力但因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等贫困人口,通过实施项目扶持、培训教育、转移就业等措施,实现“造血”脱贫。在易地搬迁扶贫上,将全市8个县区、1153个村需要易地扶贫搬迁的1.68万户、6.39万贫困人口,分解到年、细化到户、明确到人,通过“换血”实现脱贫。三是建立机制,精准推动。初步建立了会议推动机制、包村联户机制、督促督导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考评考核机制,确保了脱贫攻坚扎实有效推进。

  3.积极探索,勇树标杆。针对我市扶贫工作难度大、责任重、特点异的现状,全市上下勇于探索,奋勇争先,走出了扶贫攻坚的新路子,创造了不少鲜活的经验。一是易地搬迁路子准。探索出了行政村内就近集中安置、行政村内分散安置、依托旅游景区进行服务业配套转型安置、政府团购安置、梯次搬迁安置、投亲靠友安置等六种模式,为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找到了路径。目前全市72个集中安置点项目全部开工,投资进度完成68%,年底前可全面完成1.56万人的搬迁任务。10月13日,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暨产业扶贫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副省长王铁评价我市工作:“行动快、力度大、亮点多、成效好”。二是产业扶贫推进稳。各地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根本举措,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为纽带,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大力扶持发展扶贫产业,拓宽群众增收门路。目前,全市领军扶贫的企业、专业合作社达3000多家,带动贫困人口21.2万人。种植扶贫、养殖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有机农业扶贫、生态环境扶贫等,在南阳大地如雨后春笋昂扬勃发,成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带动支撑力量。9月8日,省政协主席叶冬松在桐柏调研期间,对我市建设产业扶贫就业基地助推精准脱贫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三是金融扶贫模式新。发挥金融信贷“四两拨千斤”作用,把财政资金作为风险补偿金放入银信部门,按照一定比例匹配金融贷款,尽可能多地“撬动”放大金融贷款,用于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致富,实现脱贫。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投入风险补偿金近3亿元,放大贷款15亿元,其中淅川、内乡两县各投入5000万元,分别获得银信部门贷款2.5亿元、3亿元。

  4.各方联动,合力攻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不让一个老乡落下,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工作部门、企事业单位,深入贫困地区,采取责任分包的办法,市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全面开展“三带三帮三扶一兜底”活动。今年年初以来,全市40名市厅级、689名县处级、8000多名乡科级干部和713个经济实力强的企业,驻村包点扶贫,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领导干部联、第一书记驻、单位帮、企业扶,每个贫困户都有结对帮扶责任人。全市所有市直部门由主要领导牵头,全部成立扶贫工作队,进入七个贫困县的乡、村、组、户。根据《南阳市定点扶贫工作队员管理办法》,数千帮扶干部纷纷进村入户,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项目,开辟致富门路,改善基础设施,促进农民增收。目前,领导带头帮、部门倾力帮、企业大力帮、干部合力帮的脱贫攻坚局面已初步形成。

  尽管我市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是脱贫攻坚宣传发动不够充分,二是机遇意识不够强,三是一些地方对“五个一批”存在简单割裂划分现象,工作中单打一,不能统筹兼顾。一些地方对转移就业重视不够。四是探索创新还不够深入。五是全力攻坚态势不够强。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关建议

  当前,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和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形势逼人、时不我待,为了真正打赢这场硬仗,提升我市整体发展水平,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针对脱贫攻坚的“上热中温下凉”现象,建议市委、市政府对干部队伍再行教育,对干部思想再度统一,使之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上来,牢固树立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攻坚意识、创新意识,认识上再升温,目标上再明确,精神上再振作,从而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要认真解决各级扶贫干部的畏难和浮躁情绪,使之真正扑下身子,住下来、沉下去、研究问题、真抓实干,以得力的举措、严实的作风、显著的成效建功于脱贫攻坚主战场。

  二要研究利用好上级扶贫政策。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把学习研究政策作为脱贫攻坚的头等大事,深钻细研,切实把政策研究透、争取到、利用好。市县两级要定期举办脱贫攻坚培训班,加强对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基层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政策培训,提高其掌握政策、运用政策的能力。在政策的争取和运用上,要站位全局,统筹谋划,注意把国家政策扶持与我市“十三五”规划确立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定位有机结合起来,妥善处理好脱贫攻坚谋划设计与县域经济整体发展、补足当前短板与全面建成小康、保证眼前脱贫与实现持续脱贫、扶持群众个体脱贫与提升贫困乡村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使脱贫攻坚的过程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农民增收致富的过程和农村全面发展的过程。

  三要注重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开展产业扶贫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三个关系,即眼前脱贫和长远致富的关系,个体脱贫和整村提升的关系,点户项目与支柱产业的关系,在到户增收脱贫的基础上,着重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力避零星化、碎片化、脆弱化,采取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方式,通过锲而不舍的促抓,真正形成一批大品牌、强业态的产业和项目,增强脱贫工作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四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各级要做到宏观帮扶和微观帮扶不偏颇,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对户帮扶有机统一起来。要编制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加大对贫困地区道路、水利、电力、通信、文化、卫生、学校、超市、沼气、危房改造、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为贫困群众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五要及时解决易地搬迁遗留。市县两级政府要对遗留问题高度重视,加强研究,出台措施,认真解决。要特别加强对贫困农民的生产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顺利创业就业,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六要强力抓好技能培训。各级政府要拿出资金有针对性地加大对贫困群众的技能培训。驻村工作队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贫困村的调查与研究,结合实际情况与职业学校、科技部门、农业部门等有培训实力的单位进行对接沟通,使他们能进村培训,入户指导,因人施教,依业授技,保证每一个贫困户都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门以上脱贫和发展致富技能,确保贫困户实现真脱贫。要建立企业与贫困农户的用工衔接机制,对于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实行贫困劳动力用工补贴。要探索实施政府购岗扶持就业,增加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

  七要用足医疗保障政策。政府有关部门要对造成我市群众因病致贫的主要病种病因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并针对性地研究预防措施,用好相应保险和再保险政策。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政策,拓宽医疗救助范围,增加医疗救助病种,提高医疗救助标准,降低困难群众的医疗负担。要建立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推行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一致的一站式结算方式。要探索建立政府购买乡村医生签约困难群众健康服务,通过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不断提升困难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防止或减少因病加剧贫困的情况发生。

  八要总结推广扶贫攻坚新模式。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市易地搬迁的六种模式,金融扶贫中财政投入撬动,产业扶贫“龙头企业+贫困户+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等,已经总结上升为创新性的工作模式,在南阳、在全省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市县两级扶贫部门要鼓励创新创造,进一步完善探索“政府+社会资金+企业+信用”的有效资金投放模式,不断发现、总结、提升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大推广和运用力度,使脱贫攻坚更具前瞻性和创造性。

  九要强化扶贫扶志力度。各级各部门要立足于“扶贫先扶志”,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宣传发动和教育引导,强力补足他们的精神之钙,扶起他们的脱贫之志,坚定他们的脱贫信心,真正克服他们无所作为和观望等待思想,让“扶贫靠政府、脱贫靠自己”成为贫困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带领群众倡导文明新风,摒弃陈规陋习,力避因陋习引起新的贫困。

  十要凝聚脱贫攻坚合力。要集中全市力量,动员全社会参与,构建党政、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一是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党政主要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定期召开会议,汇集情况、加强沟通、研判问题、制定措施,及时解决部门衔接、政策配套、工作协调的问题。二是各部门要主动出击,敢于担责。在落实好政策的基础上,抓住大好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发挥好行业扶贫的优势。三是要强化基层责任。要采取培训、组织参观考察等措施,提升村级干部的致富和带富能力。配强村级组织队伍,实施“党建+扶贫”模式,发挥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帮助群众选准脱贫路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四是要调动社会力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要发挥自身优势,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扶贫事业。五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新闻宣传部门要及时报道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强化舆论引导,营造工作氛围,形成全社会谋脱贫、帮脱贫、促脱贫的良好局面。(来源:南阳日报)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