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新浪河南> 南阳> 要闻>正文

南阳开局之年看担当⑥ 实现脱贫攻坚新突破

A-A+2016年12月27日08:02南阳日报评论

投资40亿元的南召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本报记者 崔培林 摄投资40亿元的南召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本报记者 崔培林 摄

  核心提示

  ●预计12月底,需兜底人员全部纳入,救助资金全部发放到位

  ●各县区农村低保标准为不低于每人每年2960元

  ●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年人均4000元,分散供养标准年人均3000元

  ●全市40名市厅级、689名县处级、8000多名乡科级干部和713个经济实力强的企业,驻村包点扶贫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赵林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关键所在。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一个着力,三个希望”要求,把“输血”和“造血”有机结合起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攻坚,努力实现脱贫攻坚新突破,确保决不落下一个贫困乡镇、一个贫困群众。

  精准部署 迈开大步子

  “我市已纳入民政兜底对象共110598人,救助资金已发放人数75852人,已发放金额4694.88万元。预计12月底,需兜底人员全部纳入,救助资金全部发放到位。”日前,2016年南阳市脱贫攻坚民政兜底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传来的消息令人振奋。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紧跟时代步伐,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分阶段、分步骤稳步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切实拿出了“新方案”“硬办法”。在全面领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定》和省委“一个实施意见”“五个办法”“五个方案”“五个专项方案”等系列文件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研究谋划落实,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了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开展“三带三帮三扶一兜底”活动方案》等十几项措施,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遵循和制度保障。

  真金白银的政策利好正逐步转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武器弹药”。我市在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脱贫中,精准识别对接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确保把贫困对象中患有重病、重残、无劳动能力的人员纳入低保;把低保人员中有劳动能力、能够通过其他途径脱贫的人员纳入扶贫对象中。加强标准衔接,逐年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实现“农村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衔接统一。目前,贫困线为每人每年2850元,我市各县区农村低保标准为不低于每人每年2960元。将兜底对象中符合“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兜底。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2016年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年人均4000元,分散供养标准年人均3000元。

  精准帮扶 找到好路子

  初冬时节,卧龙区谢庄乡小王沟村24家贫困户收到了48只“扶贫羊”,这是卧龙区疾控中心和谢庄乡卫生院为贫困户拓宽创收途径所做的实事之一。

  “扶贫工作无小事,我们多一份担当,就会让群众多一份信心。”记者了解到,卧龙区实行领导干部包乡带户制度,进行点对点、一对一帮扶。派驻村第一书记到贫困村,了解村情、户情、村班子建设情况,为村发展出主意、想办法,精准识别贫困户,并通过培育发展种植、养殖、服务、光伏发电等产业,积极开展“带、帮、扶”和政策兜底活动,构建区、乡、村、部门、行业、企事业单位合力抓脱贫攻坚的工作格局。

  如果说精准施策是“滴灌”,那么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和驻村扶贫机制便是畅通了扶贫渠道。我市按照“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到人”要求,大胆在帮扶形式、帮扶措施、帮扶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着力做实做细帮扶工作,确保取得实效。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工作部门、企事业单位,深入贫困地区,采取责任分包的办法,市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全面开展“三带三帮三扶一兜底”活动。数千名帮扶干部纷纷进村入户,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项目,开辟致富门路,改善基础设施,促进农民增收。今年年初以来,全市40名市厅级、689名县处级、8000多名乡科级干部和713个经济实力强的企业,驻村包点扶贫,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领导干部联、第一书记驻、单位帮、企业扶,每户贫困户都有结对帮扶责任人。实现了各级干部对扶贫工作心中有数、手中有招,将同步小康的希望带进了所有贫困户的家中。

  精准造血 制定好法子

  10万亩薄壳核桃种植基地喜获丰收,村部屋顶上的光伏发电板闪闪发光,村头的切纸车间里一派繁忙……这是内乡县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目前,内乡县已形成了“十万亩核桃、十万亩油桃、十万亩茶叶、十万亩烟叶”的“四个十万亩”大产业格局,不但盘活了土地,壮大了企业,让浅山区贫困户鼓了腰包脱了贫,而且保护了生态,涵养了水源,实现了多赢。而光伏发电和养殖业,也正成为该县助力农村脱贫攻坚的新引擎……

  多管齐下,才能奏好脱贫攻坚“交响曲”。我市各地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根本举措,以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为纽带,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大力扶持发展扶贫产业,拓宽群众增收门路。淅川县把保水质与保脱贫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软籽石榴、金银花、芦笋等生态农业,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民增收。西峡县依托猕猴桃、香菇等特色支柱产业,积极培育电商等新兴扶贫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桐柏县采取“县投资、乡所有、村使用”办法,把“就业基地”建在贫困户家门口,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并在64个贫困村实施光伏脱贫,每村建设一个100千瓦的光伏电站,实现了“光伏扶贫”贫困村全覆盖。新野、镇平、社旗等县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强化技术培训服务,提高贫困群众蔬菜种植技术,目前已发展订单供港有机蔬菜3.6万亩,带动2800余户贫困户增收。方城县在乡镇财政所设立到户增收项目周转金,有效破解项目资金“先建后补”瓶颈,从制度上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缺少启动资金问题……

  与此同时,全市按照“产搬同步,稳定致富”的思路,坚持“就路、就市、就富”,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富民产业培育、电商扶贫等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延长特色产业发展链条,拓宽搬迁群众增收门路,注入更多“活水”,实现脱贫攻坚新突破。(来源:南阳日报)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