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任华裔)1月5日,我市2017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南阳市2016年粮食生产新闻发布会举行。
又是一个丰收年
在市场价格波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严重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下,全市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创新经营机制、完善科技服务等措施,有效克服了严重自然灾害等影响,粮食生产仍然取得了丰收。据统计部门调查,2016年,全市粮食作物面积1481万亩,单产351.9公斤/亩,总产104.2亿斤,比上年减少3.67%。
五大工程保高位运行
总的来看,尽管2016年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均比上年有所减少,但总产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属丰收年景。
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提升基础支撑水平。全市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3.51亿元,建成92万亩高标准粮田。突出抓好田、渠、路、林、电“五网”配套等硬件建设,确保“田成方、林成网、渠(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打造唐河县、宛城区成为全省第三批高标准粮田建设省级示范区。
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提升科学种田水平。健全农技服务体系,共投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资金1185万元,全市已基本形成以市级为龙头、县级为骨干、乡级为前沿的服务网络,建成农技推广区域站(乡镇站)95个。开展专项科技行动,麦田病虫害基本实现了全程防控。
实施经营机制创新工程,提升规模经营水平。把创新经营机制作为解决“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问题的关键,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社会化服务。2016年,新发展农民合作社1200家、家庭农场850家,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988人。全市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达到40%以上。
实施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提高产业经营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多元开发,实施品牌带动。全市已形成以天冠集团、三色鸽食品等为龙头的粮食生产、酒类加工等加工转化链条。全市纳入统计范围的粮油加工企业62家,粮食、食品、饲料等年加工能力达到1153.29万吨。全市共开发出专用面粉、酒类等10大类数百种粮食精深加工产品。
实施惠农强农护农工程,提升支持保护水平。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开展护农行动。2016年,全市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1.27亿元,补贴农户185.1万户;落实农机购置补贴2.04亿元。全年没有发生因假劣农资引发的重大安全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确保了粮食生产的安全有序开展。
提质增效稳产增收
当前,南阳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市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继续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战略,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稳产增收为目标,以高标准永久性粮田建设为基础,以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推广抗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为重点,调整优化粮食布局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巩固提升粮食产能。2017年,在粮食种植结构上,力争做到“一保一减一扩”:“一保”,就是保证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800万亩左右,探索优质专用小麦专种、专管、专收、专储、专销、专用途径。“一减”,就是以西大岗、东大岗为重点,调减玉米面积。依托畜牧养殖业,引领发展饲用玉米;依托加工龙头企业,引导发展加工专用玉米。“一扩”,就是积极扩大大豆、杂粮、薯类等小杂粮生产面积。2017年,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10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南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