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胡楚强)
民生改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更是改革发展的本质要求。我市坚持把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惠民工程,增进人民福祉,使广大城乡居民切实感受到了发展的温度。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民生优先,始终做到一切为了人民,发展惠及人民。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就百姓关注的民生话题,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聚力脱贫攻坚
加快全面小康
谋扶贫就是谋发展,抓扶贫就是抓民生。脱贫攻坚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市人大代表周天龙说,今年唐河县将深入推进易地搬迁扶贫和100个整村推进项目,强化组织、机制、政策、队伍、资金等五项保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思路清、措施实,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列席两会的王宛楠指出,报告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市农业局坚持把农村产业扶贫作为重点任务全力推进。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贫困人口“造血”功能。
市人大代表程春生、市政协委员胡保珍认为,精准扶贫,不能忽略对“志”和“智”的扶持,要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贫困户干事创业的热情。对缺乏技能的贫困户,可以尝试组织职业学校师生,进行“一对一”的技术帮扶。
人大代表史焕岭认为,进一步打好“旅游+扶贫”这副牌,政府应当从做好详尽规划、打造好的环境、做好宣传推介、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新模式五个方面,强化主导作用,从而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突出就业社保
兜牢民生底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增各类就业13.8万人,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快发展养老、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就业安则民心安,就业稳则大局稳。”市人大代表王吉波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将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推进阳光政务,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确保就业局势稳定。
市人大代表赵鹏、朱培伦表示,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美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所盼。要以筹办世界月季洲际大会为动力,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大造林大绿化,积极推进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市人大代表朱建林说,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快养老中心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这对已涉足养老产业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天港集团将进一步推进位于龙王沟风景区的中原居家养老示范区建设,推动我市养老产业发展。
市政协委员刘长斗、薛灵环表示,近年来,我市慈善事业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各地要创新完善慈善事业运作机制,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组织成立慈善基金,打造南阳慈善盆地。
建设教育强市
惠及万千学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子孙,是发展的需要、民生的需要。
市人大代表张荣印说,社旗县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将持续加大投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教师补进长效机制,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市人大代表梁胜才、市政协委员刘少先表示,南阳新增小学不少,但少数学校一个班80多人很常见,多则能达138人。建议出台政策,平衡教育资源,着力解决入学难、择校热、大班额问题。
“大众旅游时代已经到来,旅游已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协委员李玺荣、王玲韫说,要加快旅游职业教育,培养管理服务人才。强力整合闲置职教资源,加快推进职教园建设。
实施“三大工程”
打造健康南阳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医疗高地、中医药强市、医养结合“三大工程”,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市人大代表赵俊祥表示,报告为医疗行业的发展拓宽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南石医院将紧密结合报告,发展中医养生,升级体检中心,建立群众健康档案,让百姓的健康时时受到医院和自我的双重管理。
搞好医疗,离不开项目的支撑。市政协委员周赤学、门少杰说,在京宛合作对接上,政府应同首都的一些知名医院合作,争取在南阳建立分院。这不仅有利于发挥南阳中医药品牌优势,还将进一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市人大代表丁旭萌、徐文凯说,推动健康南阳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公立医疗体系,重视医院的人才建设,机制创新。要广泛开展健身活动,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着力改善城乡环境,形成宜居宜养的生态环境。(来源:南阳日报)
查看评论 0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