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南阳> 民生>正文

南水北调为“中原粮仓”提供“水保险”

A-A+2014年10月29日07:56南阳日报评论

  新华社郑州10月27日电 (记者宋晓东)河南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副处长黄伟表示,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将极大增加“中原粮仓”河南省农业生产可利用水资源,改善局部地区小气候,提升土壤质量,为丰收提供“水保险”。

  河南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素有“中原粮仓”的美誉,然而近年来却连续遭遇干旱灾害,威胁到粮食生产安全。虽然2014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达667.76亿斤,再次突破历史纪录,实现十二连增,但是连年丰收的背后,水资源隐忧却越来越突出。

  2012年,河南省2000多万亩秋作物受旱,2013年,超半数市县重度干旱,而2014年,河南又遭遇63年来的最严重旱情,全省秋作物受旱面积最高时达2714万亩。干旱已经成为影响河南粮食生产的第一自然灾害。

  “河南面临的干旱问题不再是季节性、流域性的干旱问题,已经出现水文干旱。”黄伟说。为抗旱保生产,河南大部分地区不得不依赖抽取地下水。“连续抽取地下水,已经使得河南省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状况堪忧,豫西以及豫南地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机井衰减幅度超过30%。”河南省防办督察专员赵连峰说。

  “南水北调每年向河南调水37.69亿立方米,如此巨大的水源补给,将会明显改善河南水生态。”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刘正才说。

  南水北调水源将主要用于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原来挤占农业的城市生活用水将被置换出来,反哺农业,这将有效改善受水区农业生产条件。

  刘正才表示,在河南省34个南水北调受水县中,大部分是粮食主产区,南水北调通水后将极大改善这些产量大县的农业水利条件,提升河南粮食生产的整体效能。

  “小麦增产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水,目前河南省还有1600万亩旱地小麦,平均产量在每亩300-400斤,南水北调水源补给保证后,这些旱地小麦亩产将达到800-1000斤。”黄伟说。

  黄伟表示,南水北调通水后,还将明显提升受水区土壤的蓄水能力,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同时改善局部地区小气候,减少干旱极端气候的发生可能,从而改善河南农业生产大环境,确保“中原粮仓”粮食生产安全。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