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新浪河南> 南阳> 民生>正文

南阳一城活水入画来 碧水清流润民心

A-A+2017年3月29日08:10南都晨报评论

岸绿景美 陈晓文摄于护城河
蓝天碧水 高嵩摄于邕河
 刘秀浮雕 周梦摄于白河湿地公园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杨东梅)

  阅读提示

  南阳是北方的水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素有“九水绕南阳、二龙抱明珠”的美誉,白河淯水更成为南阳的城市名片。近年,特别是“创卫”以来,我市坚持以水为魂,围绕生态宜居主题,科学规划,除害兴利,科学打造景观,着力构建“一城活水”的生态宜居城市环境,花香草茂,水清岸绿,鱼戏鸟鸣的水墨丹青正层层晕染。

  ●水清:以绿靓城,“一城活水”缓缓流出

  3月25日,微风习习。城区中州东路温凉河桥附近,72岁的王先生漫步在滨水步道上,不禁感叹:“变化真大,一点也不比静安的河边景色差。”王先生多年前离开南阳到上海静安区生活,前几年,他回来探亲总是来去匆匆,记忆中流水潺潺的故乡变得垃圾遍地,河水黑臭,温凉河畔的旧居也满目尘土。然而,这次回来,他想多住几天:“故乡还在,而且更美了。”

  温凉河的改变,跟“创卫”密不可分。“垃圾荒草满河坡,淤泥污水遍河床”的景象在过去的两年得到了彻底改观。15.59公里的截污管道沿河敷设,近百万立方米外运土方,全线河道疏浚、河底硬化、遍栽绿植,污泥退去,草木逢春,温凉河像换了新装的灰姑娘,让人耳目一新。目前,我市9条内河治理工程已经全面推进,一条条饱受市民诟病的“臭水沟”在“创卫”中渐渐显出新姿。

  内河绿化,是以绿靓城的重要工程,也是让市民亲水、近水的民心工程。阳春三月,邕河两岸,高低错落的花木纷纷吐出新绿;白河岸边,高大的乔木洒下斑驳的绿荫;温凉河畔,去年栽植的香樟、桂花、七叶树奋力伸展着枝条……内河的变化一日日展现在眼前,原本皱着眉头路过的市民渐渐停下脚步,在滨水步道上走一走,在亭阁里坐一坐,同邻居拉几句家常。“一城活水”正绕着南阳城缓缓流出。

  ●水兴:以水兴城,鱼戏鸟鸣生态宜居

  在内河治理中,人水和谐、生态宜居是被频频提到的词语。

  2015年和2016年是白河整治重拳出击的两年,零坝至三坝段强力清淤,三坝加固,四坝重建,使白河的防洪能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新建砂岛、修复岸坡,设置带状浅水湿地,种植美人蕉、香蒲、梭鱼草等水生植物,为候鸟提供栖息和觅食场所,营造浅水湿地生态系统。经过治理,白河区域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2016年底至今年初,专家组先后观测到30多种珍稀鸟类及野生植物等国家保护动植物。

  走在护城河豪盛步行街段,河水清随风微漾,油绿的植物一簇簇浮在水面两边,岸上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球形黄杨高低错落,不时有行人傍河而行。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场景,让人很难和曾经那条干涸的污泥沟相提并论,那时候,人们随手将塑料袋、饮料瓶、吃剩的小零食、日常店内的垃圾扔下河道。一到夏天,蚊蝇乱飞,臭气扑鼻,周边居民苦不堪言。

  据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护城河改造工程全线4.5公里,重点实施水体生物修复工程。目前,已经累计清理河面垃圾2万余平方米,淤泥近4000立方米,补充了水源,设置了菌种活化间、增氧设备、人工浮岛,并种植了水生植物。水体生物修复工程已进入工程措施实施阶段,预计5月下旬即可结束,届时水清岸绿景美的画面就会完全呈现在市民面前。

  两年多来,南阳的“创卫”工作攻坚克难,内河面貌日新月异,赢得了全市人民的交口称赞。我们相信,随着“创卫”继续向纵深推进,9条内河会越来越美,“清波荡漾拂人醉,一城人家半城碧”的诗意美景将呈现在南阳人的眼前。

  

  ●水韵:以文塑城,“南都帝乡”新妆初成

  近年来,南阳积极推动和实施“以文塑城”战略,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发掘历史文化元素,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内河治理中,人文景观也浓墨重彩地现身河畔,诉说历史,阐释南阳。

  2015年,白河湿地公园水上运动中心景观提升重点工程——光武帝刘秀大型仿铜浮雕建成。浮雕图文并茂,共有前言(刘秀简介及功绩概括)、孤奋少年、受书太学、起兵宛城、仁政爱民等16个画面,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刘秀与南阳的故事,生动再现了刘秀一生的丰功伟绩,为白河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也展示了南阳厚重的历史文化。

  2016年5月,温凉河入河口、梅城公园内的四圣亭命名揭牌。四座尖顶敞开式凉亭,分别以南阳著名历史人物科圣张衡、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医圣张仲景命名。每个亭子分别悬挂了两副名联。如衡亭上悬挂的“精仪揭天地”“科圣著千秋”,亮亭上悬挂的“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等。连接亭子的两条68.8米的长廊,也处处是楹联名句,这些均来自历史名联或纪念历史人物的博物馆,生动体现了南阳的厚重历史文化底蕴。

  此外,温凉河畔护栏石板上百余首吟咏梅花的古诗、南阳大桥上的汉阙状桥头堡、汉画雕饰的护栏、光武大桥北侧的《南都行》石刻、南阳古城墙梅花寨的修复,无不彰显着南阳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阐释着“以文塑城”的理念。(来源:南都晨报)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