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新浪河南> 南阳> 民生>正文

南阳:从教26年的秦建涛 踏上山区支教之路

A-A+2017年4月24日07:55南阳日报评论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高雪 通讯员 屈连文

  今年48岁的秦建涛,作为卧龙区王村乡一名中学教师,从教26年来,一直在教学一线默默耕耘;去年9月,他来到山区淅川县任教,成为一名支教老师,他把这里看作是第二故乡,被称为支教山区的“最美老师”。

  “我们喜欢秦老师!”

  4月19日上午,在淅川县城关一初中分校七(18)班教室,秦建涛正在给学生们上数学课,工整的板书和富有激情的讲解让全班学生听得专心致志。讲课结束后,他走下讲台,巡回辅导查看学生练习情况。

  “秦老师对我们可好了!”、“我们喜欢秦老师!”……提起秦建涛老师,孩子们真情流露,争着讲述自己和秦老师的小故事。

  “在我眼里,秦老师就像父亲一样。”学生张津宇说。去年10月,秦建涛刚来支教,学校组织远足活动,在徒步行走10多公里的过程中,张津宇的脚不小心扭伤了,秦老师留下来,和另一名同学搀着他往前走追赶队伍,累得满头大汗。“那一刻,我想到父亲。”

  胡棉燕,是一名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秦建涛老师有意多提问她,鼓励她到讲台前演板,慢慢的这个女孩的性格变得开朗起来,成为班级优秀学生之一。

  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对于秦建涛来说,都是家常便饭。今年,秦建涛教了150多名学生,个性差异比较大,他总是在把握学生共性的同时,抓住个性差异,以便对症下药。“解决学生思想行为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长期坚持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循循善诱的引导,从不用武断生硬的简单粗暴的方式。”

  说服家人,踏上了支教之路

  1991年7月毕业于南阳师范专科学校化学教育专业的秦建涛,同年在王村乡一中任教,因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多次获得各级奖励,2006年和2016年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2016年8月,当秦建涛获悉卧龙区将选拔一部分老师到淅川县支教的消息后,他主动报了名。

  “我是一名从农村长大的孩子,知道山区缺老师。淅川是南水北调水源地,能为淅川人民做点事情也是一种光荣和梦想。”于是,他说服家人,踏上了为期一年的支教之路。

  淅川县城一初中分校教师严重缺编,初中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和一个班的班主任一直空缺。去年9月3日下午,秦建涛到校报到后,校领导和秦老师进行了沟通,让他担任七(18)班的数学课和班主任。原本希望教化学的秦老师二话不说,愉快的接受了学校的安排,第二节就走上讲台给学生上课。一个月后,七(20)班的数学老师休产假,看到学校实在找不到老师,秦建涛又主动承担了该班的教学任务。

  “秦老师是我们的师傅。”该校教师李晓飞说,今年,分校七年级的数学老师都是刚参加工作,缺少经验。秦建涛就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备课、讲课,如何掌控课堂,毫不保留。

  在秦建涛的办公桌前,是垒得高高的学生作业堆;翻开一看,每一次的作业都精心做了批改。每周26节课,工作量是全校最多的一个。但秦建涛却毫无怨言,兢兢业业。

  “我愿意在淅川继续干下去”

  在秦建涛的宿舍,可以用简陋来形容。睡的是学生用的高低床,饭桌是学生凳子、一台电磁炉、一个烧水壶、一个案板就是生活的全部。

  “早上是冲鸡蛋茶、馒头,中午冻饺、面条,晚上做点稀饭。”当记者问到秦老师的一日三餐时,秦建涛老师腼腆地说,在家的时候,做饭几乎都是爱人做的,到淅川后,自己学着做饭。

  “秦老师是我们全校老师的标杆。”淅川县一初中校长万英华说,秦老师来到这儿后,以校为家,与教师打成一片,生活上从不提出过多的要求,对学生倾注了全部的爱。

  秦建涛一家四口人,女儿已考上大学,儿子正在上小学。他来到淅川后,接送孩子上学、辅导功课的事都落在了妻子身上,为此,秦老师很是愧疚。但在淅川的支教生活,使他真切地感受到为学生服务的幸福。“如果需要,我愿意在淅川继续干下去。”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