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南阳讯 “民国30年1月的一天,为了报仇,我掂着步枪不要命地往前冲,只听‘砰’得一声枪响,我感觉自己被打死了……没想到后来又活了。”昨日上午,社旗县大冯营镇敬老院里一阵抗日鏖战的讲述,让院民们听得津津有味。
韩秀民向记者讲述头部受伤经过
“就是撑死,也比饿死强”
讲述者名叫韩秀民,今年93岁,是该敬老院年龄最大的院民。据韩秀民介绍,他1924年出生于该镇草湖村,是家中的老小,两个姐姐都早早地给人家做了童养媳。1937年春天的一天凌晨,当时只有13岁的他因一天没有吃上一口饭,饿得实在不行了,就哭着偷偷地一个人出去找东西吃。
途中,他巧遇一名给国民党部队连长办事的士兵,两人随后一起结伴同行。他们来到一个集镇,那个士兵突然开口对他说:“咱俩歇歇吧!”“中。” 看韩秀民同意后,上等兵急忙让店小二做两碗面条让他吃,他虽然非常想吃,但他知道自己没钱,吃后没法结账,就拒绝了。
见韩秀民如此有骨气,这位士兵关切地说道:“小兄弟,我就是给你买的,吃吧。”听了这话,他狼吞虎咽地把面条吃完。看他好像还没有吃饱,士兵就又为他称了1斤烙馍,谁知他又三下五去二吃得干干净净。眼前的景象,让士兵惊呆了,急忙说道:“你别撑死了!”他答道:“就是撑死,也比饿死强。”
如愿当了兵,受到长官欣赏
两人又一起上路,这次他们边走边说,说话间,上等兵问韩秀民:“你想当兵不?”“我就是想当兵。”听罢韩秀民爽快地答复,晚上,他们到达部队营地后,士兵连忙向连长报告,韩秀民就被分配到一个名叫罗同勋当班长的班里。
当兵之后,一天到晚紧张地训练,没有把韩秀民吓到,反而使他明白了“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于是,他在训练场上刻苦练习,认真瞄靶子、努力练刺杀,很快掌握了射击和投手榴弹的技巧,受到部队长官们的欣赏。平日空闲时间,他就在屋里扫扫地、端端水、擦擦桌子、抹抹凳子,颇受班长和老兵们喜欢,连长还把他当做预提班长苗子进行培养。
被子弹打中,战友以为他牺牲了
日月如梭,白驹过隙,转瞬到了1941年1月,侵华日军调集第11集团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陆军中将所部进攻豫南,我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第31集团军、第2集团军、第21集团军的8个军组织防御,展开了抗战时期的“豫南会战”。作为参战部队的国民革命军第55军战士的韩秀民来说,在战前动员会上得知日本人在中国实行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后,就摩拳擦掌,恨不得一步奔向战场杀死一个小日本人方解心头之恨。
当年1月24日,韩秀民所在部队奉命尾击泌阳县象河关一带的日军。当天下午,战斗打响后,韩秀民把生命置之度外,不顾一切冲锋在前,端起手中步枪,用正义的子弹一连打死3名日军,正当他瞄准机枪手再次射击时,只听“砰”的一声枪响,一发子弹不偏不歪打中他的左额头,他倒在了战壕里。“别人都以为我已经死了。没想到,到了晚上10点左右,我又醒了过来。睁开眼看看没有一个人,只能听见远处有枪炮的响声。再往下一看,我的身上、手上、脸上全是血。”韩秀民回忆道。
本想去找部队,结果回到了家乡
也不知道部队打到哪里了,无奈之下,韩秀民就朝着枪响的地方摸索,直到次日上午11点多,他才找到了后方医院。简单手术后,又转了6个地方才渐渐把伤养好。
随后,韩秀民趁医生不注意,偷跑出来去找部队,可能因为方向不对,他不仅没有找到部队,反而又回到了阔别4年的家乡。从此之后,爹妈姐姐轮流看管着他不让他离家一步。
1949年,一直等到家乡解放,打倒了地主,韩秀民家分得了房子和土地。“这位抗战老兵隐名70多年,但他这种不为名不为利的精神是可佳的,从他身上折射出中国人民的骨气、志气和勇气,应当受到政府关注、社会关爱、人们尊敬。”该镇人大主席古汉常肯定地说。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刘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