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早上6点30分,走进新野县文化广场西南侧一家爱心粥铺门前,只见聚集在这里的环卫工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务工人员、智障群众、流浪人员达70多余人,粥铺爱心人士忙碌着为就餐人员打饭、打菜、拿馒头、包子,在这里就餐的人员都吃的津津有味,他们都感觉到一种家的温暖,然而,开办爱心粥铺的主人却是一个下岗职工叫郑小姣。
2013年7月,郑小姣在县城一家企业工作,由于企业改制,成了一名下岗职工,她家住在县城文化广场附近,每天发现一些环卫工人起早贪黑工作顾不上吃早饭、沿街流浪人员留宿街头吃不上饭、空巢老人结伴聚集在广场,这些弱势群体生活是个问题,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间,于是,她萌生了办爱心粥铺的念头,想法得到家人同意后,她就把家中多年的积蓄拿了出来,购买了炊具、餐具、生活用品。2013年7月3日,爱心粥铺正式开放了。从此,在郑小姣的带领下,几个爱心志愿者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做饭、炒菜、蒸馒头等,6点30分准时对外免费开饭。三年多来如一日,不间断的为环卫工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务工人员、智障群众、流浪人员、贫困学生做不重样的饭菜,刚开始每天早上大约180多人吃饭,就餐人员比较多,一时经济支出成了问题,在这关键时刻,爱心粥铺得到了亲朋好友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由此,爱心粥铺才发展到今天,一颗颗爱心,一笔笔捐助都记在粥铺的功德薄上。环卫工人黄英大娘说:“爱心粥铺的志愿者对她们生活很关心,待人很有礼貌,每天来这里吃饭就像回了家一样的温暖,这里的饭菜做的特别香,三年多来,每天早上有稀饭、银耳粥、玉米粥、馒头、包子、炒菜,我们吃了粥铺的饭干活特别精神,吃饭时间还安排合理,不影响干活,平时虽然工作量大,但干起活来越干劲头越足,这也是爱心力量在支撑着我们干好本职工作”。
据粥铺负责人郑小姣介绍:目前爱心粥铺有10余名爱心志愿者每天早上5点多到粥铺干义工, 6点30分准时开饭,现在每天早上就餐的人员大约70多人,为了倡导勤俭节约、奉献爱心,吃饭前还要进行爱心宣誓,吃爱心饭要践行社会责任,传递爱心正能量,让行动点燃爱的火种。(黄占文 程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