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是南水北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是楚文化发祥地和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是商圣范蠡、史学家范晔的故乡。淅川境内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湖丹江口水库、千年古刹香严寺、北方十三省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荆紫关。湖光和山色交相辉映,人文与自然珠联璧合。淅川是全国最大的移民县,因南水北调工程先后淹没一座县城、14个集镇,动迁移民40万人。广大移民大爱报国,无私奉献,感人至深,谱写了一曲丹江情怀时代赞歌!
歌词如下:
一条丹江河,从俺家门过,春来两岸百花香,秋至红叶多,春夏秋冬都美丽,渔舟唱晚最欢乐。
一条丹江河,从来故事多,屈原慷慨赋《国殇》,范蠡征吴越,丹江儿女最多情,楚风汉韵一首歌。
一条丹江河,两岸美景多,千年古镇荆紫关,香严美名播,金戈铁马丹阳城,兴亡成败任评说。
一条丹江河,从我心上过,舍家为国别故土,燕赵添春色,南水北调三千里,大爱无私报祖国!
丹江,古称丹水、淅江、粉青江,是汉江的最大支流,全长384公里,淅川境内长107公里,流域面积2616平方公里,流经荆紫关、寺湾、大石桥、滔河、老城、盛湾、马蹬、仓房、香花、九重等10个乡(镇)。丹江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工程的水源地,于1969年建成蓄水,横跨豫、鄂两省,现有的库区水面为745平方公里(128万亩),库容174.5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竣工后,水位将升至170米(高于“三峡大坝”的蓄水位156米),库容达290.5亿立方米。
古时,丹江系“上通秦川、下达鄂渚”的主要通道,为我国南北水路交通的主要枢纽。丹江航运历史悠久,始于战国初期,繁荣于魏晋,鼎盛于明清至民国时期陇海铁路通车前。后因河床抬高,河道徙移,舟楫不行,水运渐衰。1973年,丹江水库达到大坝设计水位157米高程,库内呈现出“高峡平湖”的景观。水面最阔处为原李官桥一带,东西宽20公里;最窄处为丹江小三峡峡谷地带,仅60余米;最深处在太子山以下省界一带,达80余米;库水最高温度27℃,最低温度4℃;库区四周群山耸峙,湖光山色,碧波万顷;丰富的库水,为发展旅游、养殖、水运、灌溉等开辟了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