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萍 特约记者 郭振伟
优质的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可以说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如何盘活我市旅游资源,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注重顶层设计、以大规划科学引领的前提下,市旅游和外事侨务局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强化景区提档升级,为塑造南阳旅游的金字招牌而不懈努力。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可圈可点。5年来,全市累计实施旅游项目2000多个,完成旅游投资引资额300多亿元。老界岭恐龙遗迹园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新增9家国家4A级景区,内乡宝天曼文化生态旅游区、丹江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进展顺利;猿人大峡谷漂流、银树沟、云露山等一批新景区建成开业;宝天曼、五朵山、太公湖等深度开发成效明显;龙潭沟、香严寺、内乡县衙、七峰山等景区提升项目有序推进。
一边是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一边是旅游市场的不断拓展。我市坚持以品牌营销为重点,炒热叫响“宛若仙境,颐养天堂”宣传口号。旅游广告走上央视、文化旅游走向台湾,全国性旅游推介活动也时时处处可见南阳旅游宣传的身影;依托玉雕节、月季节、张仲景医药文化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等节会,近2000家外地旅行社和媒体来南阳踩线考察,强势推出的南阳楚汉文化游、中医药养生游以及官文化、玉文化、商文化游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更让南阳旅游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占有率得到大幅提升。
不仅如此,借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宛旅游也加强了交流与合作,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营销,客源市场的积极拓展,不断推进的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拥有一系列亮眼的名片,其中,“中国魅力文化生态旅游城市”、“2013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城市”、“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等名号,展示了南阳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代、有形与无形兼而有之的独特的宜居宜游魅力。
在新兴旅游城市不断崛起的当今,这些城市名片的锻造来之不易,看似枯燥的数字记录下了前进的每一步:“十二五”期间,我市国家2A级以上景区从23家增加到35家,星级宾馆从38家增加到85家,旅行社从83家增加到131家,旅游企业总数跃居全省第二位;全市接待游客总数从2010年的1861万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4115.6万人次,全市旅游综合收入从95.6亿元增长到214.8亿元,占全市GDP由4.9%上升为7.5%……
短短数年间,我市旅游业发展已是春华秋实,硕果累累。
来源:南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