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旅游|汽车|财经

|邮箱|注册

新浪河南

新浪河南> 南阳> 旅游>正文

内乡县衙作为非遗传承社区参加二十四节气学术研讨会

A-A+2017年4月5日08:14新浪河南·南阳评论

  原标题:内乡县衙作为非遗传承社区参加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学术研讨会”

  2017年3月28-30日,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指导下,中国农业博物馆、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淮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安徽省淮南市举行。研讨会旨在更好地宣传、保护这一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加强“二十四节气”相关内容及对现实生产、生活的借鉴意义研究和保护传承措施探讨,广泛扩大“二十四节气”的社会影响,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乡县衙作为十个“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社区之一参加本次会议。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在民间俗称为“打春”,立春为何又叫打春,这与封建社会官办岁事活动“打春牛”有直接关系。在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封建社会,历代君主为表示重农,每年立春日都要亲耕田土,并把立春日作为劝农日,县官也要在立春日举行打春牛活动,以代御亲耕。

  内乡县衙打春牛活动由来已久,现存有清代嘉庆年间制作  的石质“打春池”“春鞭”等文物。同时明清两代内乡县志书都有迎春开支记录。清同治八年《内乡通考》载:明代县中赋税“迎春五两五钱”;同治八年“支拨杂项细数项,迎春神牛,原额银五两五钱,除荒实征八钱五分五”。

  自2005年开始,内乡县衙博物馆在立春日这天推出《打春牛》大型节目表演,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春牛”这一民俗活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7年2月,内乡县衙的打春牛民俗活动批准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5月23日,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直接领导和中国农业博物馆牵头下,内乡县衙博物馆与河南省登封市文化馆、湖南省安仁县文化馆、花垣县非遗保护中心等相关单位一起成立了“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组”,并联合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2017—2021)》,建立并依托二十四节气传习基地,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和传承活动。2016年5月,由内乡县衙博物馆馆长王晓杰编著的《内乡县衙与打春牛》一书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详细阐述内乡县衙与清代打春牛活动的历史渊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封建时期劝民农桑、迎春打春这一封建礼俗,是内乡县衙保护“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的又一成果。同年,内乡县衙推出“二十四节气打春牛展”,分两个展厅以图文展板、雕塑、实物、电子触摸屏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广大游客展示“打春牛”这一非遗特色。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内乡县衙博物馆多年来为助力二十四节气申遗,将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进行了保护传承和生动演绎。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学术研讨会”期间,中国农业博物馆组织河南、浙江、湖南、广西、贵州五省区及十个“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社区就五年保护期工作规划和今年的工作计划,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下一阶段,内乡县衙博物馆将联合其它保护传承社区出版中英双语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二十四节气节庆习俗》丛书;推出二十四节气专题展览,同时进入专门的平台推动传承社区资源共享,实现宣传资源共享、巡展资源共享等。内乡县衙保护与传承“打春牛”立春民俗活动的成果也将输入“二十四节气”文化遗产数据库,把珍贵的,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来,并得以传承和发扬。(王珊 王燕争)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新浪河南简介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诚聘英才 | 网站律师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