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南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这场会议上多位专家提出建议》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米方杰/文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四五”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继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蓝图。11月1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2020年年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专家学者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思想、理论、实践和模式等方面的前沿现状和探索方向。与会专家指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主战场在河南,下一步应抓住机遇,积极打造黄河中下游“两山”建设样板。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年会在郑开幕

  11月1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2020年年会在河南郑州召开。

  本次年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年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和郑州大学主办,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郑州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能源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主席龚克,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沈镭,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宗敏,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郑州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能源资源环境研究所以及河南省部分高校等单位的近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李金铠主持会议开幕式,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宗敏,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分别致辞。

  本次会议同时采取了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进行,与广大网友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观看直播人数达一万六千余人。

  据悉,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分支机构,是研究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国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的学术团体,旨在解决国家重大环境问题,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决策支撑和技术服务。

  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 专家学者纷纷献策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这一主题纷纷发表了演讲,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思想、理论、实践和模式等方面的前沿现状和探索方向,充分调动了与会人员的探讨热情。随后,与会代表在院长论坛、平行报告与分论坛上针对生态文明建设面临问题、挑战和机遇,以及现有探索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进行研讨与分享。

  “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密不可分,把生态文明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当中,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契合和平衡。” 贺克斌表示,倡导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全方位对区域传统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逐步改善传统产业结构的局限性,充分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具体需要对生产结构进行布局,提升经济发展的水平,来促进区域发展。

  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总结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研讨出众多创新探索道路,强化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有效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机构间的交流合作。

  专家建议制定生态文明教育的“十四五”规划

  在此次会议上,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主席龚克表示,高校要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在大批学生的社会实践是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社会实践,龚克觉得这个非常重要。

  龚克表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而“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新使命,在生态文明体系中不能少的一环便是教育体系。对此,龚克建议制定生态文明教育的“十四五”规划,作为我们整个“十四五”规划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

  同时,龚克建议改革创新教育方式,要把生态文明的基本学理构建起来。并且还要建立一个多方参与的生态文明指导委员会,不光是教育专家,还要科技、法律、经济、社会、公共管理甚至文化艺术方面的专家。

  “此外,建议培育和建设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把它和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建设更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龚克还建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不仅将其“种”在教师心里,更要带到课堂上去。

  郑大已构建起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教育学科体系

  “郑州的秋高气爽,在我看来是非常难得的,因为‘蓝天保卫战’郑州任务非常重,整个河南省都是任务非常重的一场战场,”初冬时节来郑参会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忍不住在开幕式上向与会的专家学者夸起河南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所取得的成绩,他表示,现在已经进入了供暖期,郑州的天气还能有这样的蓝天白云,这说明近几年郑州及河南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河南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背后,则离不开作为河南最高学府的郑州大学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据悉,近些年来,郑州大学全面发挥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资源的优势,培养专业人才,开展科学研究,普及绿色教育。

  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宗敏在会上表示,郑州大学一直非常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自觉践行助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积极调整学科布局,在水资源与水环境、环境科学、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学科基础上,构建起了资源与材料工业、绿色催化、生态与环境、地球科学与技术、能源环境经济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学科体系。将论文写在了长江、黄河、淮河和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一江两河三山”大地上,充分彰显郑州大学“求是”的情怀与责任“担当”。

  专家建议河南打造黄河中下游“两山”建设样板

  在此次会议上,中国自然资源协会副理事长沈镭表示,目前,河南省各地在生态保护方面都做了各自的重大尝试,树立了一些样板。

  “全国共命名了四批26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河南只有8个,河南有基础,潜力很大。”沈镭表示,河南是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他建议河南抓住机遇,打造黄河中下游“两山”建设样板。

  沈镭希望未来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河南能构建起生态文明研究新高地,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不仅为“两山”基地管理提供参考,同时,典型示范对于提升区域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多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优先探索绿色发展之路。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生态产业初现规模,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健康生活成为河南省重要的三张名片。”沈镭建议下一步河南积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申报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引领各县市乃至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