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观点:

  市民:

  年轻人不啃老就够了

  企业发孝顺金有没有必要?昨日,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市民刘女士认为,这对来自农村的员工有一定吸引力。“在农村,有了这笔钱,父母可以解决基本生活开支。在城市,一般父母都有较完善的社保,一月都有不少退休金,不会太在乎孩子这点钱。”刘女士表示。

  与刘女士持同样观点,市民周先生也表示,现在年轻人很不容易,买房与生活压力都大,本来赚钱就不多,再拿工资10%给父母,父母还会倒贴回去。“孝顺金倒没有必要,年轻人不做啃老族就足够了。”

  社会学家:

  虽非正式制度

  也有管理效用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周利敏分析说,孝顺金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中国式管理方式。企业一方面履行了社会责任,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温情制度保证了企业的良性运转,可谓双赢。

  周利敏认为,孝顺金是公司在管理实际摸索出来并被员工认可的约定成俗、共同恪守的管理安排,不具有强制性,属于非正式制度的范畴,但它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孝顺金的设立取材于中国传统孝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互补充,形成了中国式的企业管理方式。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这种非正式制度价值很大,有效弥补了正式制度管理的不足,以一种温情、柔性方式呈现,是一种讲究中国实际的管理方式。”

  “中国是一个情理社会。这家企业员工不少是来自乡村社会,乡村是一种非正式制度社会。该企业根据员工实际推出这样的管理规定,是值得赞许的,对于企业良性运转具有积极意义。”周利敏说。

  周利敏还认为,“孝顺金”作为企业管理方式是可行的,但不具有在更高层面推广的可行性。对于社会养老问题,要依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担起主导责任,不能把养老的社会责任推给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