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之路】:
儿子的路由他自己选择
但是小宇慢慢长大,教育成了最大的问题。
2011 年,王青松的儿子7岁了,张梅拿“人大版”的小学一年级课本教他,每天三节课,语文、数学,英语。“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可达城里学校儿童的1~3倍。 美术音乐因为没老师,比城里孩子差点。”张梅说,他半耕半读,上午学习,下午放羊,智力之外,体能也比城里孩子强。他们重视国学教育,让他大量背诵三字 经、千字文、百家姓、幼学琼林……“孩子应该像一朵花一样绽开,而不是拿爱去捆绑他。”张梅说。
不过,王小宇生下来基本没出过山,只有收音机接收信息。看到儿子见到外人的兴奋劲,王青松说,他作为父亲觉得很内疚。孩子的教育怎么办?是不是该回归社会教育?王青松觉得,这也是儿子的权利,以后的路,要由他自己选择。这成为王青松回归社会的最重要原因。
另 一个原因,是现实的经济制约。从当年进山,他们大约花去350万元,来源有张梅讲GRE的报酬、编教材的收入,王青松在社会上讲课的积蓄等。到现在,基本 只有支出没有收入,要维持正常运转,至少需10名农工,每年费用25万~30万元。王青松希望把他们的无污染农产品推销出去,“不过,至少是市场价的10 倍以上”。他还想要写本书,“冲着诺贝尔奖去的”。
这次出山来,王青松感受到网络的神奇,通过校友录与20年前的同学们交流。他还会把自己山里的,无污染的食物,送给城里的朋友们吃。
“我是多年来停在一个地方不动的人,他是周游世界的人。”王青松将唐师曾作为重回现实世界的入口。“不过,回归社会3年应该够了。”王青松说,这次回归也是为了以后还能继续“桃花源”生活。
曾经有富豪同学得知他的近况后,嚎啕大哭:你怎么成这样了?你缺多少钱我都能给,不能让同学这么受苦···
“而他不知道,我内心里有多富有。”王青松说。
【网友热议】
叁零玖:人各有志不能强勉,两夫妻同一志向,难得,我做不到。
Ren Qian:真赞!是什么样的心让他们选择了隐居。二十年他们一定吃了不少苦,但也一定收获了不少快乐!
Lina:心里装下千山万水,即是一辈子花不完的财富!他人眼里的金银财宝,于我而言,却是尘土!心宁静了,才能享受生活! 心里躁动,再好的山河,不过,过眼云烟!
可可:不食人间烟火,无勾心斗角的生活,很单纯很美好。
christina:有失有得,随了自己的心,最后却还是躲不过世俗。无谓对错,不悔就好!
尛茉:读了这么多书为什么?只是为了恢复原始的生活吗?(综合华西都市报、新闻晨报等)
查看评论(75)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