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
短短12年间,从一张蓝图成为河南名片
2003年1月20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打下第一根桩,标志着郑东新区建设拉开帷幕。短短12年间,郑东新区这座超前规划建设的现代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繁荣之城,已然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郑州日报记者 覃岩峰
体现中原传统文化之美
郑东新区地标建筑河南省艺术中心颇似陶埙、排箫等河南出土文物,高达280米的千玺广场造型融入了嵩山中岳寺塔元素,体现了中原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之美。
除了肉眼看得见的文化符号,郑东新区的建设框架还契合了传统文化理念。六大功能区仿照“九州”“六合”等中国古代数理关系,建筑融入“四合院”“九宫格”等传统模式,圆形城市也暗合周朝“九经九纬”的都城布局,彰显出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独特的城市空间形象。
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
生机盎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在东区随处可见。穿城而过的金水河、熊儿河、七里河、东风渠,在郑东新区与龙湖、如意湖、如意河、昆丽河融会贯通,形成水域面积超过千万平方米、动静一体的城市生态水系。全区建成城市公园、小游园40多个,绿化面积近2500万平方米。充满生态之美和文化内涵的公园,既使东区天蓝地绿,又增强了其文化魅力。
环形城市、生态城市、共生城市等多种面貌在这里幻化成与众不同的“如意之城”,再没有人说这里是“千城一面”。
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必须协调一致,实现双轮驱动。郑东新区形成了以金融业为主导,高端商贸业为支柱,总部经济、科技研发为配套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