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省政协委员张晓亮:打造河南“书香小镇”,推出“书酒”“书茶”“书瓷”跨界产品丨河南两会财经访谈㉛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郝楠楠]乡村不仅承载着农业生产生活,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02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促进文化繁荣发展,要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力作,推进乡村文化合作社、城市书房等建设,打造书香河南。

  两会间隙,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主席、思想集团董事长张晓亮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书香河南的打造背后是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等的构建,其中,最关键的是书香农村。

  今年两会上,张晓亮就打造书香河南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书香小镇’”的提案,他提到,希望能在乡村打造出“书香小镇”,把这里作为文化源头,让文化涌泉似往外喷发、流通。

  现状:乡村书香氛围弱、缺少“领路人”

  在张晓亮看来,在构建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上,河南步伐紧凑,方向明确。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包括书香河南在内的‘十个河南’的重大部署,要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加快建设书香河南,营造更加浓厚的读书氛围、学习氛围、创新氛围,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最近几年,张晓亮则把关注点放在了乡村读书氛围、文化氛围的情况上。“我们是农业大省,没有书香农村,书香河南便无从谈起。”张晓亮说。

  而乡村书香氛围,却并不理想。张晓亮提到了一组数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68.3%,而农村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49.9%;我国城镇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为5.54本,农村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为3.75本。

  另一方面,张晓亮还关注到乡村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他注意到,许多乡村学校与乡村阅读室没有将图书资源有效用起来,连最基本的阅读方法都没有掌握,更不要说养成阅读习惯了。

  基于这些现实情况,张晓亮认为改变乡村儿童阅读现状,除了要为孩子们送图书这种“硬资源”外,更要有“阅读领路人”。

  围绕“书香小镇”,做“书酒”“书茶”“书瓷”

  如何实现“硬资源”和“软实力”的协同发展,真正改变基层书香氛围,张晓亮提出了打造“书香小镇”的建议。“打造面向基层的‘书香小镇’,面向基层群众科学配置阅读资源,建设多元化阅读阵地,推进公共阅读设施互联互通,保障特殊群体基本阅读权益,让人人共享书香。”

  在具体建议上,张晓亮认为,要围绕书香小镇打造“文化产业”,才能更快落地。

  “一是要建设河南书香小镇IP。”张晓亮说,“文化对于书香小镇而言,是实力和形象,更是内核和灵魂。书香小镇着力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和‘书香小镇’IP,坚持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书香小镇规划、建设与管理,以文化彰显书香小镇特色、提升书香小镇品位、塑造书香小镇品牌。”

  真正促进书香小镇的落地以及长久发展,张晓亮则认为要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竞争力,衍生全文化产业和产品。在此,张晓亮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围绕书香小镇IP做实实在在的产业,核心是做文创产品。

  “书香小镇”的打造为中华优秀文化赋产业、赋实业,解决了厚重传统文化和乡村生活烟火气的有效结合,解决了文化的自我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通过文创发展出很多跨界产品:“书酒”“书茶”“书瓷”等,把文化融入美好产品中,来更好地表达书香有益。

  再者,书香小镇必须有文化的支撑,以文化的发展繁荣为前提,在园区里建乡村书籍博物馆,使书香小镇不仅是文旅的胜地,还是知识的海洋。

  最后,张晓亮提到,在打造书香小镇上,要注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城乡的不均衡发展,导致本土人才留不住、外来人才引不来。因此,要推动人才干事服务乡村,必须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制度体系,加强对乡村人才的关怀,把脉乡村人才内生文化需求,用精神文明建设和优秀乡村传统文化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氛围。坚持‘基础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并重,把乡村人才引回来、扎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