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女士说:关于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前他一周就只有一页的家庭作业,向老师了解情况,老师也都是说好。平常也不怎么考试,我们都不知道孩子究竟学得如何。去上补习班,老师每周都会和我们联系,给出一份报告,介绍考试成绩,在补习班上的排名,孩子的强项和弱点在什么地方。
何女士说,小黄现在准备考试,学校给出的模拟题和真题的难度有较大的差距,反而是补习班里所做的模拟题的难度和真题难度性当。何女士认为,因为平常学校不考试,学生缺乏考试经验,所以到补习学校锻炼一下,提高应试经验非常有必要。
谈到费用的问题,何女士表示目前的费用每年四千多,还可以承受,但是随着小儿子即将升入三年级,也将步入补习的行列,这个费用极有可能要翻一倍。
吴先生的女儿即将升入11年级,她在悉尼南区一家精英中学就读。补龄8年。
应否补课社会各界赞弹不一
关于是否应该补课,多大开始补课,各方看法见仁见智。有的人认为,华人移民来 到澳洲,由于文化、语言和传统的障碍,社交能力和融入主流社会的能力相对弱一些,如果希望能够有一份好的职业,有一定的地位和收入,那么就必须从事一些相 对销售或者其他领域来说社交技巧需要较弱但是专业性比较强的职业,比如医生等专业人才。但是要进入这样的领域,必须考高分考好的大学才能进入, 精英学校和名牌大学让许多华人家长趋之若鹜。
而且中国的传统观念都是希望下一代读书好,有美好的将来,不用像父辈一样吃太多苦头。那么读好书,有好的成绩在一些人看来是通往这个美好将来的一个必要条件。要拥有这个必要条件,开些小灶努力一把是必不可少的,补习那就是理所当然的。
还有的家长则是出于不得已的想法:“人人都补,难道自己的孩子不补吗?那怎么跟得上?”“我们属于第一代移民,自己英语都不好,当孩子渐渐长大,我们的那点知识根本没有办法办法辅导孩子功课,那就只好送到补习学校。”
还有的家长也支持补习学校的题海战术,认为东西就是要熟了才能生巧。钢琴家也一样要天天练琴,知识也是要反复加强才能掌握。在记者的采访中,有的华人在孩子 4、5岁就已经开始送孩子到补习学校,为的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也有的人则反对补课,认为其就是机械地做题,对孩子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没有益处。有华人家长说:我们孩子的胆量、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都比不上当地人,因为我们没给孩子创造这方面的环境和条件,大家看重的所要培养孩子的能力的侧重点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