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MBA毕业后关心晋升
毕竟许多人怀疑,对商学院讲道德,首先就得解决一个根本问题:企业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是为了让员工更幸福?社会更美好?还是让老板或股东更富有?
如果三者之间产生矛盾,该如何取舍?今天暂时牺牲了一方,短期内貌似另一方得利,但说不定时间一长,对获利方是致命伤害。商业伦理课上,估计还会举出更多让人摇摆的困境,自然也会给出各种答案,每个都能自圆其说,却从来无法达成共识,最后能够留在学生脑袋里的,估计也就是一些底线原则,比如遵纪守法啦,诚信对长期合作、降低交易成本很重要啦,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利大于弊啦,等等。而这些底线原则,放在现实语境中,往往依旧会被忽略。
所以,有人总结道:在家就没养成良好道德观的人,还指望商学院给他们上道德课?
也许,这就是一个商业高度发达年代的无奈和悲哀。问题的症结,甚至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彼时的思想家们,一心想模仿牛顿对自然学科的贡献,试图研究出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有些偏执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他们说如果去图书馆看书,先要问:它有没有关于数或量的抽象推理?有没有关于事实和存在的实验性推理?如果都没有,那就把书付之一炬吧,因为它只有诡辩和幻觉。亚当·斯密引领的经济学可能在这方面做得最好,大概是当时最接近理性、科学、统一的社会理论体系。
而今天,这种理性却真的通过商业行为,在社会各个方面无孔不入。功利、拜金、商业,被捆绑在了一起,共同成为道德的天敌。
所以不难想象,为了挣大钱而读MBA不惜背债的学生,毕业后最关心的就是向企业高层晋升,而不是社会福利。
据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很多商学院学生发起了一个“MBA誓言”活动,誓言最初版本是:“本人将捍卫股东、同事、顾客以及我们经营所在社会的利益。”一年来,该誓言共获得了全球300所商学院、超过4000份的签名支持。但现在,“同事及社会”部分的誓言已经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