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名片
村庄概况:柳河乡西峰村毗邻柳河街,S331线(方城—南召公路)从村内纵穿而过。村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1600多人。
招商政策:规划了180亩的创业园区,制定企业“零地价”入驻、村里解决“三通一平”等优惠政策。至目前,村里已引进韩国香薰艾灸、安徽制衣等项目5个,可解决当地500余人就业。
循环经济:村里还建起了占地300亩的现代化养羊场,社区提供基础设施,村民自愿养殖,羊粪作为开发种植杂果经济林的肥料。秸秆炭厂正在酝酿之中,建成后将会有效解决困扰农村的秸秆问题。
建设格局:经过参观考察与学习,西峰村将新社区定位为新农村社区、创业园区、新街区“三位一体”的建设格局。
土地来源:将全村土地进行统一置换,二次分配,达到每户村民在社区都有一处住房,同时确保入住后对闲置的老宅基地进行复耕。
西峰村人,在满目苍翠的山脚下,盖起了幢幢新居;在废弃的泥塘上,建起了休闲健身的广场;在长满青草的山坡上,嫁接出了畅销的木瓜景观树和大型养殖场;在它们中间,还配套建有功能齐全的卫生服务站、商场、学校...
西峰村,如一张色彩斑斓的地毯,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缓缓铺开。
村民下山住新居
方城县柳河乡西峰村毗邻柳河街,村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460多户、1600多人,是一个半山区散居式村庄。村民多年来一直过着“门口没有路,粮食靠天收,水电无法通”的贫瘠生活,现在被“住在楼房里,喝着自来水,出门就是公路”的幸福生活所取代。
S331线(方城—南召公路)从社区纵穿而过。社区的南边建有文化广场,广场上,不仅有栩栩如生的黄金牛雕塑、欢快歌唱的音乐喷泉,还有雕梁画栋的仿古长廊、飞檐斗拱的八角亭、汉白玉栏杆的凤凰桥。
广场的北面是一排排墙体被刷成奶黄色、房顶镶着红色琉璃瓦的别墅式新居。目前,西峰村已投资1.2亿元,建成别墅170套,商住一体房168套,8层单元房192套,吸引了200多户村民从山上搬下来住进社区。
人不出村把钱挣
作为村里的当家人,杜献堂在征得全体村民同意的基础上,将全村土地进行了统一置换,二次分配,达到每户村民在社区都有一处住房,同时确保入住后对闲置的老宅基地进行复耕。
杜献堂明白,新农村社区化建设产业发展是支撑。如果社区建设只是将楼房建起来,将群众集中在一起居住,而经济发展上不去,群众的生活水平、经济收入、养老就医、居住环境、精神娱乐等得不到保障,那么社区建设将因失去经济支撑而归于失败。
为解决全村群众进入社区后的就业问题,西峰以社区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社区化建设,规划了180亩的创业园区,制定企业“零地价”入驻、村里解决“三通一平”等优惠政策。至目前,村里已引进韩国香薰艾灸、安徽制衣等项目5个,总投资达8500万元,年可创产值1.4亿元,可优先安排500名本村劳动力进入企业,这进一步巩固了社区建设成果。
除此之外,村里还建有占地300亩的现代化养羊场,社区提供基础设施,村民自愿养殖,羊粪作为开发种植杂果经济林的肥料。秸秆炭厂正在酝酿之中,建成后将会有效解决困扰农村的秸秆问题。
幸福生活比蜜甜
过惯了“走泥巴路、烧柴火灶、点煤油灯”小日子的老年人,一开始把建新农村社区视为“胡闹”。杜献堂经过50多次的村“两委”会和群众代表会,发放上千份《西峰村新型社区建设告全村群众书》,带领村里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新乡古固寨、漯河南街村、江苏华西村等地参观学习,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将西峰村定位为新农村社区、创业园区、新街区“三位一体”的建设格局,走出去才能知不足,考察回来的村民,脑袋凑在一起,憧憬起西峰村的未来,“那才叫新农村、新生活。咱们跟着杜书记好好干,不信咱不中!”
村里的特困户首先从山上搬下来,每人都分有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小单元,有了踏实而温暖的落脚地。身体强壮鳏寡的老人负责社区里的环境卫生,每月还能拿到工资,身体稍差的住进养老院,吃喝不愁。村民陆续过上了前所未有的新生活。一套200余平方米的新居,才10万块钱,复耕的老村庄让村里一下子新增了400多亩耕地。在外打工的青壮年返乡在家门口淘金,原来的留守妇女到外企上班了,连留守娃也有了新校园。西峰村人过上了一家团聚的新生活。西峰广场的傍晚是属于女人们的,大姑娘小媳妇组成了飞燕踏歌舞蹈队,忙碌一天后,随着优美的乐曲翩翩起舞...
西峰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杜献堂的带领下,“下山上楼”梦成真。它用一个转身,展现一个小山村的美丽蝶变。(本报记者 马庆科 通讯员 马冬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