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左力)“半个月时间,我们合作社已在网上卖了15万株瓜苗。如果没有电商平台的帮助,仅靠传统销售模式我们合作社的无公害瓜苗可能就卖不完,电商平台大大延伸了销售半径。”日前,唐河汇德瓜菜种植合作社社长李满林告诉记者。
年近40岁的李满林4年前因为在网上看到EM技术开始种植无公害西瓜,之后几年又逐渐在网上销售合作社的各类土特产品,成为唐河县最早接触电子商务的农民之一。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互联网+’概念后,立即在唐河县的农业领域引起很大反响。农业看起来与互联网的关系最远,但农业作为规模最大的基础产业决定了‘互联网+农业’的潜力是巨大的。作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互联网+农业’必将为唐河县新型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唐河县委书记刘明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几年,唐河县无公害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尽管西瓜品质上乘、品牌很响,但仅靠周边地区销售远远不够,通过电子商务则极大地扩展了销售渠道,现在远销北京、郑州等地,成为北京绿茂、中盛、华彩等瓜菜经销单位的首选。“唐河县作为农业大县,在经济新常态下,抢占风口,顺风而行,用好‘互联网+农业’这一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的必备法宝,大有可为。”唐河县县长周天龙说。
在“互联网+”方面,唐河县已经有所探索。去年8月,唐河县已制定出台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相关制度、实施方案、培训计划和各类优惠政策等,并完成电子产业园——唐河国际商贸物流城项目初步规划及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在今年投入使用。同时,还规划部署全县乡村电商网络,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支撑体系。预计到今年年底,该县电商销售总额将达到1亿元。
“政府帮忙搭建的网上平台,是对农民致富最好的帮助。”生产、销售土特产品的唐河县绿香食品有限公司经理陈雪航算了一笔账:开一家门店的租金最少得3万元,销售人员要3个人,而开网店成本低很多,自公司网站上线后,已经接到50多万元的订单,实实在在有助于农民增收。
“互联网+农业”仅仅是唐河县在“互联网+”道路上的第一步,该县正着力积极探索打造“互联网+民生”、“互联网+政务”、“互联网+环保”、“互联网+城管”等一系列智慧县城板块。未来,“互联网+”模式必将融入唐河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美丽前景。